「近期我們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布局,正是為了美國星際之門計畫(Stargate Project)而啟動,半年前,我便與軟體銀行(SoftBank)就星際之門展開討論。」上週一(18日)下午,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以台灣區電電公會理事長的身分主持理監事會議。
封面故事/鴻海斥資38億打造高雄電車基地 劉揚偉台灣製造新布局曝光

一紙新聞稿與一頁廠商登錄,揭露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全新布局。日前鴻海才將美國俄亥俄州電動車廠賣給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外界都以為董座劉揚偉將全力搶攻AI。本刊調查,鴻海處分美國廠的同時,也悄悄向國科會申請橋頭二廠計畫,投資金額達38億元,生產項目竟是「電動乘用車」!「劉董打算在台蓄積製造與研發能量,為下波海外電動車訂單布局。」知情人士透露,但此舉恐也挑起與在台代工夥伴裕隆集團間的敏感神經。
會議開始前,看起來心情甚佳的劉揚偉,更首度證實外傳已久的大好消息,讓外界的注意力都凝聚在鴻海的AI布局上。

鴻海低調不願證實
靠著客戶不斷追加的AI伺服器大單,鴻海近期股價狂飆,短短1個月,就從166元,一路大漲到210元,讓劉揚偉談起AI便眉開眼笑。但外界不知道的是,就在鴻海處分旗下電動車製造基地—俄亥俄州廠的同時,劉揚偉已經啟動新一波電動車布局,將在高雄建立全新的電動車製造基地!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