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烤肉似乎已成家家戶戶過節習慣,大腸也成為必備烤肉選項之一,檢調連月來緊盯相關食安產品,高雄市調處更是全力過濾相關食安問題,檢調掌握,位在屏東市的百威商行成立多年,業者為牟取不法暴利,竟低價收購病死豬大腸,再利用工業用雙氧水浸泡,除了除去異味,並加以漂白,讓消費者誤以為是品質優良的大腸。
由於該批大腸來源是病死豬,就連法務部矯正署為了保障收容人權益,全國各地監所也有一套拒收病死豬的流程,一律要求肉品來源,供貨商必須取得合法屠宰的衛生豬肉,在豬體上蓋有紅色的「防檢局屠宰衛生合格」標誌,且豬肉應富有彈性才是新鮮肉品的基本條件。
檢調除了積極追蹤售出病死豬的管道,對於病死豬來源也一併溯源追蹤,雙管齊下,以確保消費者食安權益。
農業部畜牧司今(3日)表示,該大腸並非是來自病死豬,該廠商因使用不符合我國法規規定的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處理大腸,才被檢警調查。
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周志勳表示,所有豬隻都要投保死亡保險,豬隻若傷病等死亡都會理賠,另在屠宰場端則有屠檢獸醫師等把關,檢驗合格後才會在豬體上蓋章,若現場發現豬隻有問題,就會廢棄後送到化製廠處理。若養豬場的豬隻因疫病死亡,化製車收病死豬時都會同時有三聯單,一張給養豬場(請領死亡保險),一張為化製車,一張則給化製廠,化製車只能走固定路線並安裝GPS,化製場端也會核對清點隻數。此外,該廠商使用的原料大腸並非來自病死豬,是來自健康的豬隻,但問題就出在該廠商使用工業用雙氧水處理豬大腸,而工業用雙氧水依法不可用於食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