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指出,此次監測涵蓋26件食米穀類、78件蔬果植物類、69件水產品、14件禽畜產品、39件蛋品及加工品、41件嬰幼兒食品等,共307件。檢出鎘超標的8件中,包含「百合-日本(新鮮)」「澎湖丁香魚」「海膽」等3項,因與規定不符,業者雖被要求限期改正,但最終無產品可供複抽,後續將列入加強管理。另有「鮮百合」「百合」「旗魚」及2件「巴西蘑菇」計5項,因業者無法提出來源資料,共遭裁處15萬元罰鍰。
怎麼會超標?消費者如何自保?
食藥署提醒,食品業者應確實建立產品來源與紀錄,若有「拒絕、妨礙或規避查核」或「提供資料不實」等情形,可依食安法裁處3萬至300萬元罰鍰;情節重大者,更可能被勒令歇業、停業,甚至廢止登錄,一年內不得重新申請。若產品違反衛生標準,屆期不改正,產物可依法沒入銷毀。
食藥署表示,將持續針對市售食品進行重金屬監測,若再度查獲不符規定的產品,將移由所在地衛生局裁處,並將相關業者列為後續稽查重點,以保障民眾飲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