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商場,滿滿人潮,從主機、顯卡、3C產品等各種零組件因有盡有,但,現在川普關稅大刀一揮,台灣ICT產業首當其衝。
資通訊業者丁兆霆指出,「台灣生產要運到美國去的話,那這個衝擊就變得非常大了,關稅比重應該是成長10到20%,這是一定的必然的結果,如果廠商不願意吸收成本的話,那他們的價格會有大幅的增長。」
資通訊產業衝擊力最猛烈,只怕消費者也逃不了,恐將被迫承擔關稅25%~50%的轉嫁力道,台灣該如何因應?府院動起來,5號晚間,車子一輛接一輛,從總統官邸大門離開,原來,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找來ICT產業代表,閉門會談。

包括台積電資深副總暨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以及廣達、仁寶、緯創、和碩、英業達電子五哥通通到場,至於談了什麼?有沒有新的因應對策?府院低調,細節並未公開,另外,也會在6號下午,找來傳統產業、中小微企業代表交換意見,了解第一線需求,力求台灣穩定安全。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分析指出,「提早佈局的零組件它短期內不會漲,但是長期一定要漲,假設有一半是供應商吸收, 有一半是進口商吸收,那成本就會提高10%以上,川普其實是違反了WTO的資訊科技協定,因為台灣的關稅是很低的,沒有理由對這些加徵這麼高的關稅。」
專家示警,無論供應商還是進口商,關稅一上路,成本提高,這場風暴勢必重擊台灣經濟,如何將衝擊降到最低?除了祭出880億協助方案,府院正低調與美方交涉,希望在盡快尋求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