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創世神」杜奕瑾昨(5)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近期有台灣媒體報導稱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批評現行「對台灣的關稅32%不夠」,並暗示要將晶片製造業「奪回」美國,引發政論節目強烈關注與討論。「然而,根據完整訪談紀錄,美國商務部長並未有此番言論,相關說法與用詞多為媒體自行錯誤引述,與事實不符。」
在美國財經媒體 CNBC 的專訪中,實際上盧特尼克主要談論的是製造業「回流」(reshoring)對美國經濟與就業的助益。盧特尼克提到,根據《美墨加協定》(USMCA),若在美國生產汽車,使用加拿大或墨西哥的零組件可免關稅,強調美國境內生產的誘因;盧特尼克進一步指出,台積電等企業在美設廠同樣享有政策優勢,並未針對台灣進行任何批評或指責。
此外,訪談中盧特尼克也提到,美國無法擁有全球所有產業鏈,但出於國家安全考量,必須在某些關鍵領域增加本土生產的比重。例如,針對iPhone主要在台灣與中國製造的現況,回應大眾對「若生產移回美國,成本是否過高」的疑問,表示未來可透過機器人技術實現在地化生產。
杜奕瑾認為,盧特尼克整段發言語氣穩健、內容聚焦於政策考量與經濟邏輯,並未使用如「奪回」等激烈字眼,也從未提及「對台32%關稅不夠」;然而,在台灣部分媒體與政論節目中,片段摘錄或自製圖卡標題扭曲了原意,導致社會大眾對美國對台政策產生誤解與不必要的敵意。
值得注意的是,盧特尼克近期多次表示國安議題、確保供應鏈安全,尤其擔憂若台灣產業落入中國控制,恐對全球關鍵零組件供應產生重大風險。杜奕瑾直指,這也是美方鼓勵在美設廠、分散風險的政策背景,與對台敵意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