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6 11:13 臺北時間

川普關稅大刀砍向自行車 業者這樣說

mm-logo
時事
川普關稅大刀砍向自行車  業者這樣說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美國關稅大刀砍向台灣產業,根據經濟部統計、其中自行車產業銷往美國的金額約9億美元,占比約29%,面對美國祭出關稅策略,自行車公會推出全球供應鏈布局2.0新措施。

全球自行車產業在 2024 年完成了大部分庫存去化,2025 年以來市場逐步回溫,特別是在中階實用型產品的需求帶動下,整體市況原本朝向「穩中向好」。然而,美國針對台灣產品課徵 32%對等關稅,確實對我國輸美產品造成重大衝擊。
短期內,由於各國關稅差異而出現部分急單回流台灣,形成「關稅利差」所帶來的轉單效應。但中期來看,當關稅調整已經反映至終端通路,市場將可能出現「消費放緩」甚至調整訂單來源的狀況。長期而言會員普遍擔憂訂單會再往「低關稅」地區國家轉移風險,也有部分廠商因應上述情況而啟動供應鏈再次調整,對外產能調度評估。
因此自行車公會呼籲政府、審慎研擬是否能主動釋出降稅訊號,以爭取與美方談判的空間,降低關稅壁壘所帶來的長期風險。

好不容易去化庫存  又遭川普關稅血洗 自行車公會說話了
自行車公會推全球供應鏈布局2.0(圖/民視財經網)


事實上對等關稅將在4/9上路,自行車公會預估,關稅迴力鏢最終將回到消費者身上,以過去貿易政策變動經驗來看,新關稅結構通常會在 3 到 6 個月內逐步反映到美國通路端與消費價格中。特別是電動自行車與中高單價產品,毛利結構有限的品牌商將被迫轉嫁部分成本。這段期間消費者會感受到售價調升或促銷活動減少,進而影響銷售動能。因此業者預期,最快在今年第三季,就會在通路觀察到實質影響。

受到新的關稅政策影響, 未來台灣自行車產業也將調整全球布局策略,不過業者認為,這次關稅措施帶給台灣自行車產業不確定性,卻同時也是產業「轉型再起」的重要契機。
產業將從「趨吉避凶」的策略出發,強化產業競爭力與供應鏈韌性:
一、趨吉策略:
1. 「優質平價搶高階」 :
強化台灣MIT 產品的「高品質、合理價」形象,搶佔美國中高階市場空缺,尤其在高
質化、高功性能、三電系統(電池、馬達、控制器)及智慧 AI 賦能等關鍵領域,展現高附加價值。

2. 「健康樂活政策助攻」 :
2.1 呼應並且與歐美產業攜手共同倡導健康樂活與綠色交通政策,拓展如健康休閒型車款、eBike 與城市通勤車等新藍海類別。
2.2 亦將上述倡議在國內推動,最終再將國內樹立的「健康樂活低碳出行」新生活型態向鄰近市場輸出。
3. 「開發市場分散風險」 :
積極開拓日韓紐澳、南美、東歐、東協等新興市場,提升出口地區多元性,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

二、避險策略,也是「關稅利差築防波堤」 :
1. 我們也呼籲政府審慎研擬是否能主動釋出降稅訊號,以爭取與美方談判的空間,降低關稅壁壘所帶來的長期風險。
2. 我們不鼓勵也不急躁但也必須適時進行評估權衡「低關稅海外新佈局」,畢竟這樣子會造成新的「競合效應」,進一步言更應該要思考如何進行更具效益的「全球資源整合者」的角色扮演,積極的結合 MIT/MBT/MWT 的最大綜效。
公會呼籲產官學研協力共同打造一個「永續高質跨區韌性供應鏈」,整體而言,我們相信只要產業協力、策略清晰,台灣仍具備極佳的品牌價值、產品信賴度與創新能力,希望能在全球變局中穩健轉型。

【原文出處】川普關稅大刀砍向自行車 業者這樣說

更新時間|2025.04.06 11: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