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潮持續進行,《聯合報》昨(3月31日)公布民調顯示,47%受訪民眾反對大罷免,43%同意。對此,國民黨籍桃市議員黃敬平在節目《大新聞大爆卦》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期週末站上第一線在地方宣講,就民調結果顯然奏效動搖到中間選民,在野必須啟動防禦機制,並拉高整體選情。
黃敬平說,按民調顯示民眾對大罷免意見呈兩極,除了政黨各自支持者歸隊,也代表民進黨政府不斷在地方辦說明會的策略,「你說有沒有效?還是有效」;而卓揆比總統賴清德更像民進黨主席,站上第一線帶著閣員與黨公職四處宣講、哭窮,好像在選舉,根本無心行政院工作,除了行政院會都在忙大罷免。
黃敬平認為,民進黨論調主打哭窮、不能亂刪預算、國家無法運作等,經推波助瀾中間選民容易受影響,再加媒體報導、輿論發酵,說明會一場接一場,到了成熟期階段,除了鞏固原支持者,接著就是拉新的認同者。
黃敬平也認為,民眾對此現象厭煩,所以民調分析中間選民消失,代表不爽藍綠,但國民黨又沒有強力的論述,民眾也不懂反戒嚴、反廢死公投,只覺得國會繼續空耗空轉;反觀民進黨喊窮的策略,「雖然都是假的,很多都是造謠的成分居多」,可是這更容易打動、影響到民眾。
黃敬平說,在野黨面對大罷免應採防禦機制,像是最近有8件民進黨立委罷免案進入第二階段,這就是一種防禦機制並把選情拉高。
《聯合報》民調顯示,47%受訪者反對大罷免,43%贊成;另針對國會朝野對立,42%怪罪在野黨過度杯葛,35%認為執政黨不尊重民意;調查藍白在野監督表現,48%人不滿意,42%滿意。交叉分析發現,自稱中立受訪者意見也呈極化,39%不滿藍白表現,32%滿意。
該調查於3月10日至13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1094位成年民眾,另694人拒訪;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正負3個百分點。調查採全國住宅及手機雙電話底冊為母體作尾數隨機抽樣,藉由增補市話無法接觸、唯手機族樣本改善傳統市話抽樣缺點,調查結果依20歲以上性別、年齡及縣市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黃敬平說,按民調顯示民眾對大罷免意見呈兩極,除了政黨各自支持者歸隊,也代表民進黨政府不斷在地方辦說明會的策略,「你說有沒有效?還是有效」;而卓揆比總統賴清德更像民進黨主席,站上第一線帶著閣員與黨公職四處宣講、哭窮,好像在選舉,根本無心行政院工作,除了行政院會都在忙大罷免。
黃敬平認為,民進黨論調主打哭窮、不能亂刪預算、國家無法運作等,經推波助瀾中間選民容易受影響,再加媒體報導、輿論發酵,說明會一場接一場,到了成熟期階段,除了鞏固原支持者,接著就是拉新的認同者。
黃敬平也認為,民眾對此現象厭煩,所以民調分析中間選民消失,代表不爽藍綠,但國民黨又沒有強力的論述,民眾也不懂反戒嚴、反廢死公投,只覺得國會繼續空耗空轉;反觀民進黨喊窮的策略,「雖然都是假的,很多都是造謠的成分居多」,可是這更容易打動、影響到民眾。
黃敬平說,在野黨面對大罷免應採防禦機制,像是最近有8件民進黨立委罷免案進入第二階段,這就是一種防禦機制並把選情拉高。
《聯合報》民調顯示,47%受訪者反對大罷免,43%贊成;另針對國會朝野對立,42%怪罪在野黨過度杯葛,35%認為執政黨不尊重民意;調查藍白在野監督表現,48%人不滿意,42%滿意。交叉分析發現,自稱中立受訪者意見也呈極化,39%不滿藍白表現,32%滿意。
該調查於3月10日至13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1094位成年民眾,另694人拒訪;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正負3個百分點。調查採全國住宅及手機雙電話底冊為母體作尾數隨機抽樣,藉由增補市話無法接觸、唯手機族樣本改善傳統市話抽樣缺點,調查結果依20歲以上性別、年齡及縣市人口結構進行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