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暑氣逼人,基隆七堵車站門口長廊,王仲麟正在暖身,準備跑半馬距離至北市中山區的簽書會現場與粉絲見面,「我要順路到行天宮拜拜,感謝關老爺讓我賺錢!」他笑說,7月底在AI失速前出脫百張緯創,閃過8月初AI土石流;算一算,從去年11月以均價36元買進、再以148元全部賣出,短短半年多,獲利逾千萬元。
【達人理財】科學投資法征服股海 全職奶爸用2條線滾上億

超馬芭樂(王仲麟)38歲退休,當全職奶爸陪伴女兒成長,他用「科學投資法」打造自己的小金庫;除用現金股息領取被動收入,以股利擴大資產規模,並用還原週KD操作個股。近期知名戰役是去年11月買進百張緯創,並在今年7月底算準時機下車,短短半年獲利千萬元。53歲的他說,投資不能憑感覺,要有科學依據,他受訪親述滾出上億身價的芭樂戰法。

「大家都聽說AI很夯,但匆忙上車卻不知何時該下車;大家都知道拉回是買點,但拉回多少才能買?除非你爸爸是郭台銘,想買就買,否則不可無腦存。」王仲麟強調,投資講究科學化,進場布局優質標的時,要等待低檔、嗅到止跌訊號才買。

還原週KD 精準找上車點

評估是否跌得夠深,王仲麟觀察的是「還原股價」線圖,也就是把除權息的缺口還原回去,避免誤判情勢,「股價跌、KD指標也會跌,但是當股價跌破前低,KD指標卻沒有跟著創新低時,就表示起風了,市場上有股支撐的力量。」去年11月初,王仲麟觀察AI概念股都是類似走勢,且週K值落在25以下的低檔明顯往上勾、穿過D值,他判斷是止跌訊號。
再加上當時美股熱門標的,從特斯拉轉移至NVIDIA輝達,「我預料2023年的題材將從電動車轉向AI人工智慧,以這股蓄勢待發的態勢來看,進場不至於熬個8年、10年。」尤其是緯創近5年平均殖利率達6.95%,勝過廣達的6.4%,於是他大膽分批買進緯創。
緊盯台積電 背離提前下車

今年5月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將皮衣披在雲達總座身上,AI族群瞬間「黑袍加身」、股價狂飆,推升大盤驚漲,但台積電的漲勢卻沒有跟上來,出現背離的矛盾感,王仲麟便開始提高警覺,「重中之重的大哥台積電轉弱,老二、老三很難撐起台股一片天。」
他再以還原週KD指標來看,台積電在7月下旬就交叉向下,「並非護國神山的神力消失,而是投資市場在群魔亂舞,此時不必奢望賣在高點,選擇提前下車,反而比較舒服。」王仲麟因此決定將抱了半年多的緯創全數出脫。
粉絲小雯說,她每天早上都守著芭樂園,聽芭樂大(王仲麟)直播解盤,淺顯易懂又幽默,「7月分AI狂飆,他就一直提醒我們要理性投資,緊盯台積電表現;他常說,當今天風和日麗、鳥語花香,但溪邊水流卻很湍急,就要嗅到苗頭不對了,快跑!」小雯回憶。
存股斷捨離 殖利率見真章

王仲麟存股以能夠穩定配股配息的標的為主,因為現金股息可打造被動收入,股票股利則可擴大資產規模。他以長抱的櫻花建為例,「每年股票股利1元,盈餘配發率達9成,近5年平均還原殖利率13%,若買進10張,除權息結束,持股就變成11張,等於是買10送1!」王仲麟說,10年來用真金白銀買進120張,因為櫻花建配股大方、生股子的威力強大,實際持股已累積至200多張。
至於存股原則,王仲麟強調,一定要用「至少」得到的殖利率,而非「頂多」得到的殖利率來看,也就是要用最壞的可能,創造最好的穩定度。他的方法是,以現金股息除以除息前最高價,計算出最差殖利率,並且觀察5年以上股息發放狀況。例如彰銀、合庫金、櫻花建、迅得等,近5年平均殖利率約6%,是王仲麟長抱的優質股。

但存股並非是只進不出,王仲麟指出,一旦核心價值不再,就要分手。他舉例,金融股受到去年股債雙殺、防疫保單等拖累,今年股利腰斬,當玉山金宣布派發現金股利0.19元,股票股利0.38元,便馬上狠心砍掉手中逾200張持股。
「以當時股價約25元計算,還原殖利率4.56%,相較近5年平均殖利率8.5%的表現,等於腰斬。過去每年領了玉山金的股利,足以讓我飛香港;但今年卻只能玩鹿港,值得開心嗎?」王仲麟強調,風生水起時配得好,烏雲密布時也配得好,才是真本事,「無法生股子、給穩定的被動收入,當然要全撤。」
長抱穩收租 高股息ETF

個股可用指標操作,但優質ETF則應抱緊處理,王仲麟用包租公的概念說明,「賣掉了就代表放棄『穩定現金流』的權利,所以當元大高股息(0056)從24元漲到37元,我也不會想要獲利了結,它的殖利率5.5%穩定,該給的也都有給,我這個ETF包租公不必擔心某個月收不到租金(配息)。」
除非股價漲幅超過2倍,下車才是合情合理,「看得到的獲利都是假的,放進口袋的獲利才是真的,投資就是要錢滾錢。」王仲麟舉例,假設1年可享8%殖利率,20年就是160%的投資報酬率,如果漲幅已超過160%,等於是投資20年的報酬,現在就能賺回來,那就可以賣掉,「其實ETF的股性不同於股票,股價能翻漲2倍的難度較大,因此當個ETF包租公穩穩收租最好。」

認識王仲麟的人都知道,他發表投資看法經常引經據典,讓人一聽就懂,原來他從小最喜愛國文,大學聯考的第一志願還是成大中文系,「但老爸希望我讀商較有前途,所以只好選擇東海國貿系,結果我大學4年中,有3個暑假都在重修微積分、經濟學!」王仲麟說,畢業後進入金融業才學著鑽研技術指標,累積投資經驗。
讓人驚訝的是,在股海早已滾出上億身價的他,手機卻長年不換,而且還謝絕智慧型手機,只用預付卡儲值,簡單接、撥電話,一個月花不到20元,「人與人要互動才有溫度,而且我不是在跑步就是在看盤!我是現代版山頂洞人。」他笑說。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