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6 16:53 臺北時間

關稅衝擊製造業!無薪假人數持續攀升 薪資補貼每月最高領1.21萬

mm-logo
財經理財
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目前有398家企業、8,505名勞工被減班休息。(翻攝自pexels)
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目前有398家企業、8,505名勞工被減班休息。(翻攝自pexels)
面對美國關稅衝擊,台灣不少中小企業已傳出因訂單大幅減少,而實施無薪假(減班休息)。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目前有398家企業、8,505名勞工被減班休息,較先前增加65家、1,171人,增長速度雖有放緩,但仍持續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受「對等關稅」影響的企業就高達310家、影響7,755人,占整體減班比重近9成。
為減輕勞工負擔,勞動部啟動「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將適用對象從3大行業擴大至9大製造業,且補貼比例從原本50%提升至70%。補貼金額以「減班前1-3 個月平均投保薪資」與「協商後實際薪資差額」計算,無條件進位至百位數,每人每月最高可領1萬2,100元,最多補助6個月,總額上限為7萬2,600元。
適用者包含,9大業別:食品及飼料製造、紡織、橡膠製品、塑膠製品、金屬製品、電力設備及配備、機械設備、汽車及零件、其他運輸工具製造業等。不具公司負責人、董事、監察人或委任經理人等身分者,且減班休息實施期間達30日以上。
如果不是9大業別的勞工,可申請「充電再出發計畫」,減班休息期間參加訓練課程,就能依時數領津貼,最高每月1萬7210元。僱用安定和訓練津貼可同時領取。
此外,根據法規,實施減班休息的全時勞工最低薪資不得低於法定最低工資水準,雇主仍必須為勞工繳納勞健保與勞退保險。若減班期間公司恢復營運或雙方協議結束,應恢復原有工作條件。
更新時間|2025.10.06 16:5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