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05:28 臺北時間

請回答一九九六2/曹仕翰曾是缺席的兒子 梳理「喝符水」往事終於理解

mm-logo
娛樂
《南方時光》中有不少編導曹仕翰學生時期的青春成長記憶。(百景映畫提供)
《南方時光》中有不少編導曹仕翰學生時期的青春成長記憶。(百景映畫提供)
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美術設計與造型設計等3項獎的《南方時光》是新銳導演曹仕翰首次編導的電影,故事靈感來自他的青春成長,背景則設定在1996年的高雄。為此,他也透過寫作、翻找照片、與家人聊天等多種方式,重新回顧。
寫劇本的同時,曹仕翰開始書寫關於個人成長的散文,後來集結成《長鏡頭》一書。「「除了以寫作複習記憶,我也整理老照片和家人聊天。有一次問媽媽記不記得當年『燒符水』給我喝的事,但她竟然忘了。我現在回想,覺得那是因恐懼而有的行為,因為那時她既擔憂父親的工作,又怕我出事,只能以這種非理性的方式求心安。」
20251113insight005 (4)_2025-11-13.jpg
寫電影劇本時,曹仕翰也書寫關於個人成長的散文,集結成《長鏡頭》一書。(翻攝自九歌出版社官網)
整理老照片時,曹仕翰也發現「國、高中時期我和家裡關係不好,基本上很少跟父母一起出遊或活動,所以照片裡面多半沒有我,等於有一段時間我在家裡有點像『缺席的兒子』。透過照片,我也知道原來我不在的那段時間,爸媽做了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那時候我開始回憶和父母的情感,以及過去彼此的無法理解與衝突,像是用青少年角度重新梳理,看自己跟父母的關係、也重新回望1996年。」
後來電影企劃案申請到輔導金、也找到投資者,但開拍前卻爆發新冠疫情,只得暫停,沒想到接著投資者撤資,好不容易有機會拍攝的電影陷入停擺。備感失落的曹仕翰安靜沉澱後,又重修劇本。起初他因市場考量,在劇本中放入跆拳道元素,希望藉體育題材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但後來決定往更個人化的方向走,專注在主角的交友、學校與家庭。
看過《南方時光》至少7、8版劇本的易智言指出,劇本從「人物」或「戲劇」的角度寫,是不一樣的。從「戲劇」來寫需要很多情節設計、也較商業化;從「人物」來寫較個人化,但人物的寫實性也提高。他強調:「第一部電影劇本應該寫最關心、在乎的事,因為原始的創作初衷可以帶你度過所有困難。如果是相對妥協的劇本,困難反而會放大。」易智言的分析,讓曹仕翰對電影從劇本、選角到製作的走向更篤定。
更新時間|2025.11.22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