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05:28 臺北時間

請回答一九九六5/預算有限逼出創意 台灣很「牛」新銳導演前進國際

mm-logo
娛樂
電影《南方時光》重現1996年的高雄。(百景映畫提供)
電影《南方時光》重現1996年的高雄。(百景映畫提供)
以高雄為背景的電影《南方時光》透過一名國三男孩的眼光,回望1996年不安的青春歲月與飛彈危機下的台灣社會。全片製作加宣發預算約3,000萬元,除了國片輔導金1,200萬元,並有「高雄人」、文策院、三餘創投、百景映畫公司共同投資。編導曹仕翰透露:「預算有限,過程滿痛苦,但也逼出很多靈感、找到方法。」
曹仕翰指出,由於電影的時間設定在1996年,不少場景都已改變,像是片中果貿社區的天橋後面現在蓋起高樓,和以前不同。「我和攝影指導詹晨智到現場左看右看,突然發現,從天橋底部拍過去,讓果貿成為背景,再在兩邊插旗子,視覺更凝聚,也能避開蓋起來的高樓。」
另外,預算有限也讓曹仕翰選擇更作者風格的影像美學,例如4:3畫框與大量的長鏡頭。他認為,4:3的畫面讓人聯想到1990年代的電視螢光幕比例,有復古的感覺。在呈現人物時,也更感到侷促、壓抑。而長鏡頭則完整保留人物在空間的走動、情緒,讓觀眾在一定的距離與時間移動中,觀察各種細節變化。
片中出現的牛是電影重要意象,曹仕翰透露,雖然牛要用特殊的牛車從彰化運到高雄,為了拍相關畫面花很多心力跟時間,但拍得很過癮。「我一直想在電影裡放入切合台灣的元素,讓大家一看就覺得很台灣,又不會很突兀。因為高雄左營早期還有田,路上偶爾看得到有人牽牛,我就試著把牛放進來。」當他把「牛」的想法寫進劇本,忽然有很多想像與解讀。「它某種程度呈現青春期主角執拗的心態;牛的精神也可以代表台灣內在的精神。我覺得這個符號放進來,讓電影就有不一樣的意義。」
20251113insight005
全片多在高雄取景,劇組也大費周章找來片中別具象徵意義的水牛。 (百景映畫提供)
回顧《南方時光》6年的籌製旅程,曹仕翰說:「過程中有許多不盡人意和需要克服的部分,但我們一步一步想辦法解決,最後匯集起來,卻恰如其分地形成平衡,這是我拍電影時很有趣的發現。」
曹仕翰曾以短片《春之夢》及《貓與蒼蠅》兩度入圍法國克萊蒙費宏影展國際競賽,不僅給他信心,也打開眼界,開始思考台灣作品在世界的定位。《南方時光》完成後,曹仕翰目前已隨片參加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瑞士蘇黎世影展與夏威夷影展等3個國際影展。曹仕翰表示,3個影展的風格與收穫各有不同,但他從觀眾熱情的反應得知,「文化也許有門檻,人性卻是共通的。」
20251113insight005 (3)_2025-11-13.jpg
策劃潘之敏(右起)與導演曹仕翰、男主角陳玄力及製片歐陽信出席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Photo by Jorge Fuembuena)
更新時間|2025.11.22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