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片中的1996年,曹仕翰與美術指導張軼峰蒐集不少資料,也發現「好的電影,不是凸顯美術本身,而是透過物件之間形成的平衡感,烘托時代氛圍。」曹仕翰說:「電影特別的地方在於:寫實有『真實上的寫實』與『心理上的寫實』,要讓觀眾相信,有時反而要刻意做『舊一點』,所以我們找了很多更像1980年代的物件,從中取捨、一點一滴拼湊出1996年的味道。」
在高雄出生成長的曹仕翰指出:「比較好玩的是,這部電影的美術指導在北部長大,他心中九〇年代的中產家庭樣貌,跟我們南部長大的人不太一樣。舉例來說:他第一次提出主角家內部陳設圖時,我就說『南部不是這樣』。當年北部的室內地板常用拼木磚;但南部的家庭幾乎沒有,因為天氣熱,視覺上希望有涼感,所以大多用大理石或大塊石英磚。」

曹仕翰補充:「還有其他細節像是:怎麼放置電風扇,因為南部夏天真的很熱,通常家裡的每個空間都會放一把電風扇——廚房一台、客廳一台、房間也有。這部分的差異,我和美術組做了很多討論。」
至於人物造型部分則參考1990年代的流行雜誌,找出「哈日」的調性。曹仕翰表示,當時女性服裝、髮型與現在差異很大;但男性造型除西裝墊肩較大、T恤較寬鬆,主要變化不在衣服本身,而是穿著細節,例如:襯衫怎麼紮進褲子,或袖子如何捲起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