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16:51 臺北時間

鴻海科技日/有感台灣核能政策有轉圜 劉揚偉:用「電力」溝通比「算力」容易

mm-logo
財經理財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於鴻海科技日接受國內外媒體聯訪。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於鴻海科技日接受國內外媒體聯訪。
鴻海科技日今(21)日登場,不僅邀請重量級貴賓與合作夥伴到場直擊鴻海最新進度,也吸引大批國內外媒體到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也於中午接受媒體聯訪,他對電力議題提出觀察與看法。劉揚偉坦言,用「電力」等於「算力」再等於「國力」來跟政府溝通,比起直接用「算力」一語來溝通來的容易,同時,他也感受到台灣核能政策似乎有點轉圜。
針對電力議題,劉揚偉先是坦言「過去在推AI的時候,大家談的是AI的算力,而算力就是國力,可是在跟政府或是非AI相關產業的人士溝通的時候,算力等於國力,那算力要做到什麼程度?然後要投資多少錢?很難讓一般人理解。」
經過溝通與理解,劉揚偉透露「發現『電力』等於『算力』等於『國力』的這一套說法,反而更容易能跟政府機關溝通,因為大家知道一度電是多少錢。」也就是說,用電力來思考相關規劃,也會變得容易了解。
劉揚偉觀察「我也相信台灣政府也可以感受到,所以他們(政府)在做算力的規劃,會把它轉換成為電力的規劃。」
劉揚偉同時強調「我也沒有參與政府的決策,所以我不知道他們(政府)會怎麼做,但是我感受到,似乎核電政策已經開始有一點轉圜了,但到底會怎麼樣(發展)還未可知,但是用電力來取代算力一語來溝通,的確較為容易。」
更新時間|2025.11.21 16:5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