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2 06:10 臺北時間

蔡明芳專欄:限貸令下金融監理失靈 房地產危機四伏

mm-logo
時事
蔡明芳專欄:限貸令下金融監理失靈 房地產危機四伏

蔡明芳/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金管會、財政部兩個行政院部會,在本月七日針對「首購族」、「自住型買方」、以及「已取得銀行貸款承諾額度」者,要求銀行不得任意拒貸。金管會與財政部會有如此動作主要是因為近期許多建商出現先金短缺周轉不靈的現象,進而無法如期支付給供應商貨款。許多預售屋的購買者也因為無法貸到預期的購屋成數,使得自備款比例大幅增加,而出現解約認賠的情況。若要解決建商資金短缺或消費者貸款成數不足的問題,則金管會與財政部所提出的宣示是否合理,值得進一步討論。

首先,行政院二個部會要求銀行業者不可以對特定對象「任意」拒貸,應積極協助解決問題的說法,是有問題的。銀行從事任何目的的授信都可能產生風險,若銀行業者認為授信風險高而不想放貸,則金管會還強迫銀行業者放貸,未來所衍生的授信風險,金管會主委與財政部長是否要提供授信戶連帶保證,以確保銀行及其股東的權益,金管會與財政部二部會的首長應該有清楚的說明。監理銀行的經營風險以維護金融穩定是金管會的重要職責,金管會不應為了解決建商與消費者資金不足的問題而將風險轉嫁給銀行。

金管會的專業度不足

當然,金管會與財政部為了避免有強迫銀行業者進行放授信貸的責任,因此,兩個部會用了不得「任意」放貸的說法。試想,在影響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之際,沒有任何做好風險管控的銀行會在風險增加的市場任意放貸。若此,則行政院二個部會的宣示其實是不可信的承諾,對解決現階段的房地產問題毫無幫助,以及,金管會將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視為房貸撥款速度緩慢的原因,也凸顯其專業度不足

其次,媒體報導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認為撥款速度緩慢可能有三大原因,第一,整體房貸的量縮、第二是部分公股銀行不動產放款占比已逼近《銀行法》第72-2條上限,須進行額度管控,三是央行信用管制。一個監理機關在檢討撥款速度緩慢的原因竟以中央銀行信用管制作為理由,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這是因為,第一,若各個銀行在針對建商的土地融資與建築融資的放款以及消費者購屋貸款有審慎控管,則在台灣的銀行存款部位大的情況下,應不會發生限貸的情況。第二,若金管會有審慎監督銀行在建築融資與消費者購屋貸款比重的合理性,則金管會可以提早在政策上進行預警,不會發生大量建商轉轉不靈或消費者無法貸款的情況。

更重要的是,銀行法第72之2條對不動產放款的限制已排除都更與都更危老的授信,過去立法委員郭國文也曾關心金管會有開後門的疑慮。值得注意的是,在排除都更與危老的授信放款下,銀行業者的不動產貸款還發生限貸的情況,顯示銀行的授信控管機制恐未落實,且金管會也未善盡監督之責。更重要的是,金管會對於限貸發生的原因理解與多數建商的看法一樣,恐是台灣房地產市場最大的風險。

銀行扭曲金融資源配置將產生危機

再者,銀行業者對於本身與整體市場的放貸規模與交屋總量若未有清楚的預估,就會發生在建商大量交屋的時期,銀行業者已無法繼續給予消費者購屋貸款的困境,建商無法交屋已償還銀行貸款,銀行的授信風險也會逐漸升高,換言之,限貸令的產生也是顯示許多銀行經理人只顧獲利而忽視風險,凸顯其管理銀行的專業度並不足夠。

最後,若銀行持續給予大型建商大量的資金水位,卻不給予對資金有需求且具還款能力的購屋族,則資金分配的錯置將對台灣社會產生更大的傷害。若大型銀行允許建商大量蓋房子,卻又不讓具有還款能力的消費者取得購屋貸款,則這些銀行業董事長與總經理本身就在培養房地產危機的環境,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應該正視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持續被扭曲的潛在危機。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房屋買賣移轉量跌到谷底 靠爸最實在繼承移轉持續創高
挺台廠抗美關稅懶人包 經濟部最新四箭加大加碼補助
台灣紡織戰關稅布新局 經濟部獻招:稅率下資金上升級AI「智」造
更新時間|2025.08.12 06: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