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建議,積體電路進口報關時應以原產地,就是晶片工廠所在地為準進行申報,這將大大影響整個半導體產業結構,不過這項規定中主要用意是要針對在美國製造的晶片,所以台灣製造的晶片不但不會受影響,半導體產業還可能受惠。
中美貿易戰現在換中國出招,日前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建議,積體電路進口報關的時候要以生產地為基準申報,而不是用封裝地申報,最新規定將會有高達125%的進口關稅衝擊,但主要目的是針對在美國製造的晶片,MIT或南韓等地製造的晶片不會受到影響。
中國不從封裝地課稅改從製造地,也就是在中國擁有龐大市場的英特爾及德州儀器這兩家美商,即便銷往中國的大部分晶片都在東南亞封裝,但是在美國製造就會在首波衝擊名單內。
半導體分析師曲建仲:「過去都是用封裝當作產地申報,現在改成用晶片當產地,半導體就會被認定是美國產品,就會課高關稅,中國一方面可以跟美國對抗,一方面又可達到晶片國產化的目標,一箭雙鵰所以合情合理。」
根據大陸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大陸從美國進口機械電子類最多,高達約379億美元,積體電路產品金額約為118億美元,半導體製造設備及零部件,金額約為45億美元,相關美商剉咧等,市場評估布局勢必要調整。
半導體分析師曲建仲:「等於是把美國廠商趕出去,這部分用國產來替代,針對其他地方當然一開始我認為不會發生這事情,所以這對台灣廠商來說,或許真的有轉單的機會。」
專家分析中國此舉會讓積體電路產地洗牌,將掀起一波轉單需求,台灣可能有利可圖。
【往下看更多】
● 對等關稅全球震盪!賴清德感謝盧秀燕「率先支持880億預算」
● 800萬狂買3檔股!他從大賺250萬到慘虧240萬 認賠出清
● 新/穩住台股! 金管會:限空令3措施再實施一周
【今日最熱門】
● 國道一號火燒車! 濃煙竄天際、車成火球
● 川普要的是「這個」! 郭正亮批賴清德搞錯方向:這才台灣要命的地方
● 快訊/新北遊覽車撞轎車 3人受困 消防急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