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品被美國加徵高達145%的重稅,首當其中的就是美國廠商與消費者,美國媒體走訪業者,實際直擊產業慘況,有平價媽媽包業者表示,由於產品都是美國設計中國製造,得從中國進口,現在要支付的關稅已經高過生產成本。而在日常雜貨上也是慘況連連,像是起司等不少商品都依賴進口,就有研究表示,關稅可能導致物價上漲2%。
美國設計中國製造,美國商家整理一個個包裝好的媽媽包,川普對等關稅生效後,美國當地商家與消費者成為從中國進口商品首批被懲罰的對象。
美國業者莎拉威爾斯:「其實我當時是從中國進口一些貨物,結果正好在運過來的時候,美國開始課那個20%的關稅,我就得想辦法湊那筆錢來付,我得拿出一萬五千多塊才能把貨從港口提出來,這筆錢我原本根本沒想到要付。」
創立13年的品牌,藉由中國製造,讓媽媽們以99美元的價格就能買到包包或推車,但在美國對中國實施報復性145%關稅後,業者苦笑恐怕只能裁員因應。
美國業者莎拉威爾斯:「這種情況下,關稅就算變成一千趴也沒差,對小生意來說根本是扛不住的,我是說我真的做不到啊,那關稅比產品的生產成本還高了。」
憂心的不只有包包業者,關稅效應率先體現在每天的購物袋裡。
美國雜貨店老闆vs.CBS記者:「我覺得這整體上,已經影響到食品產業了,(那對我們消費者來說,買菜會有什麼不一樣),可能你得把一些進口的產品換成美國本地的,像是本來買法國布里起司,搞不好以後就得改買美國產的了。」
不只口味要跟著改變,耶魯大學研究示警,關稅可能會導致食品價格再上漲2%,儘管美股本周以上漲收盤,但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4月初值為50.8,已跌到近三年來的最低水準,也是1952年以來第二低,美國人對經濟的悲觀,似乎正在購物籃裡反應。
【往下看更多】
● 川普公開說「不再需要馬斯克」 直言:只是我剛好喜歡他
● 對等關稅全球震盪!賴清德感謝盧秀燕「率先支持880億預算」
● 獨家/台美首輪關稅談判!我拋擴大「先進晶片出口管制」 防往中國
【今日最熱門】
● 國道一號火燒車! 濃煙竄天際、車成火球
● 川普要的是「這個」! 郭正亮批賴清德搞錯方向:這才台灣要命的地方
● 快訊/新北遊覽車撞轎車 3人受困 消防急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