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下,黃金滿足了投資人的避險需求,上週黃金價格更寫下每盎司3500美元的歷史高點。《華爾街日報》分析,雖然金價在近期大漲後稍有回落,但從歷史經驗來看,本波黃金的漲勢可能尚未結束。不過,黃金的光芒或許即將被另一種相對不受青睞的貴金屬「白銀」取代。
白銀由於價格相較於黃金更加親民,素有「窮人的黃金」之稱。報導指出,過往市場觀察顯示,長線表現上,黃金跑輸股票,但在金融市場震盪、經濟前景不確定時,黃金卻成為資金避風港,而白銀通常會稍作滯後後跟進上漲,且漲幅往往更為驚人。
近期金價以每盎司3500美元創下新高,但隨著川普在貿易和貨幣政策言論的軟化,金價稍稍回調。儘管如此,過去12個月內,金價依然大漲了41%。相比之下,過去一年,白銀雖只上漲約23%,但表現仍遠勝同期標普500指數僅6%的報酬。
具備「雙重屬性」是看好白銀的關鍵原因,一方面白銀具有似黃金的避險特質,可在通膨、戰爭、社會動盪中保值;另一方面,白銀廣泛應用於電子、太陽能等產業,因此對經濟循環的敏感度也更高。因此,在經濟衰退初期,黃金往往優於白銀,但隨後隨著經濟復甦,白銀反彈力道更強。
衡量黃金與白銀相對價值的重要指標「金銀比」也引起投資人關注。截至上週三,每盎司黃金約是每盎司白銀價格的98倍,雖較此前突破100倍略有回落,但依然遠高於過去30年約68倍的平均水平。
回顧歷史,當金銀比大幅擴大後,白銀往往迎來強勢反彈,2020年3月疫情初期,金銀比一度飆至113倍,隨後一年內白銀大漲73%,而金價僅上升8%;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也有類似情況,金銀比在短期內急升,隨後白銀12個月內大漲81%,大幅領先黃金的44%漲幅。
儘管白銀展現過亮眼歷史表現,但未來仍存在變數。白銀的工業屬性意味著,若全球經濟遭受更嚴重的衝擊,如大規模貿易戰或需求崩潰,白銀的表現可能受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機這種嚴重衰退後,隨著景氣回溫與貨幣寬鬆政策推動,白銀仍迅速回升。
報導認為,若投資人擔憂經濟情勢惡化,黃金仍是防禦型資產的首選;但若市場狀況並未惡化至最壞情境,歷史經驗提醒,「白銀」或許是投資組合中不可忽視的新亮點。
【往下看更多】
● 金價狂飆!投資人「棄美從金」 台銀黃金存摺交易爆增
● 美股持續跌深「跳水1000點」 川普威脅聯準會害慘投資人
● 黃金漲破2400美元創歷史新高 白銀價也創10年新高
【今日最熱門】
● 悚!父子酒醉打架 他揮拳「摔斷頸椎」當場死亡
● 鬼父性侵女兒53次 逼玩「媽媽的玩具」遭判300多年
● 中職/Wing Stars再登西雅圖水手主場 濃濃台灣味感動全場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