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賴清德將於5月8日首度出席紀念二戰歐洲戰場勝利80週年活動,並預計發表以「侵略者必敗」為核心的演說。消息一出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尤其此舉恰逢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前夕,被解讀為台灣對抗極權威脅、重申二戰歷史定位的重要姿態。
根據《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賴清德預定在台北賓館發表紀念演說,強調全球必須團結對抗侵略行為,並將這場演說視為回應當前中國對台日益升高的軍事壓力。報導中指出,台灣此舉也意在挑戰北京對二戰論述的主導權。
總統府則回應表示,有關總統的相關行程與演說,將適時對外說明。而在賴清德十天前曾公開強調「極權勢力捲土重來」後,如今選在5月8日發表談話,更被視為延續其對自由與民主價值的堅定表態。
對此,國內政壇看法不一。立委(國)林沛祥:「有點去本末倒置了,因為我們其實是在亞洲,而且我們那時候的敵人,是同為軸心國的日本,身為一個國家元首,去做出這樣的事情,在國際之間是會被人家,貽笑大方的。」
立委(國)牛煦庭:「不要一直吃中華民國的自助餐,如果真的要彰顯中華民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體性,你真正應該要認真發表講話的,應該是8月15號,太平洋戰爭的終戰紀念日。」
相對地,民進黨立委則給予正面肯定。立委(民)鍾佳濱:「國民黨的委員想轉移,讓國人對這個危機,視若無睹,賴總統想藉此日子,提醒國人,目前我們不要忽略,侵略者的戰爭。」
立委(民) 許智傑:「這是台灣首度正式紀念,二戰歐洲戰場勝利,賴清德總統賦予歷史新意義,與歐美民主盟友同一陣線,對中國等獨裁國家表達,捍衛自由民主的決心。」
此外,演說時點也備受關注,因俄羅斯將於5月9日舉行傳統勝利日閱兵,由總統普丁主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傳將出席,藉以展示中俄盟誼。賴清德選擇前一天發聲,被視為對獨裁聯盟的反制呼應。
在這個具有歷史意涵的國際節點上,台灣作為民主陣營一員,總統的公開論述,無疑將對區域穩定與歷史詮釋產生持續影響。
【往下看更多】
● 快訊/關稅重擊ICT產業 賴清德官邸會見鴻海、廣達董座
● 立委要求總統小孩回台當兵 卓榮泰批危言聳聽
● 立院3黨最新民調出爐 民眾黨不滿意度53.3%最高
【今日最熱門】
● 金價又下跌!分析師:市場負面氛圍逐漸減少
● 多影/黃石公園重大車禍「7人」燒成焦屍 畫面曝光
● 影/張麗善搶C位後 三度致歉…爐主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