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4 16:06 臺北時間

水果不等於蔬菜! 醫:吃多無助排便 血糖反飆升

mm-logo
時事
水果不等於蔬菜! 醫:吃多無助排便 血糖反飆升

不少現代人飽受排便不順所苦,誤以為多吃青菜水果就能改善腸胃蠕動,但醫師提醒,若蔬果攝取方式錯誤,不僅無助改善排便問題,還可能造成血糖負擔與腸胃不適。

炎炎夏日,許多人喜愛大啖水果如西瓜、芒果等解渴消暑,甚至有民眾以水果取代蔬菜,期望提升纖維攝取。不過臺安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毅欣指出,水果與蔬菜在營養成分上有明顯差異,水果含有較高比例的果糖,若當成蔬菜食用,不僅纖維不足,還可能攝取過多糖分,對血糖控制不佳者尤其不利。

臺安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毅欣:「水果跟蔬菜最大的差別,是在於所謂的糖份果糖,水果佔滿多的部分是果糖,所以對於假如說有血糖問題的人,或糖尿病患者,就不能把水果當蔬菜來服用。」

林毅欣建議,蔬果應依照「蔬菜三至四份、水果一份」的原則攝取,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水果攝取應更為節制,以免血糖升高。此外,部分水果如柿子因質地黏稠,易在腸道形成果泥團塊,恐造成腸道阻塞,應適量或避免食用。

臺安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毅欣:「蔬菜可以三份到四份,水果一份的部分來做調整,那假如是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就必須把水果的份量減到最低。」

營養師王盈荃也提醒,單靠蔬菜促進排便可能導致糞便過乾,反而更難排出。她建議選擇富含纖維的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與空心菜,搭配富含植化素的水果,如芭樂、葡萄、藍莓與柑橘類,不僅能幫助腸胃蠕動,也有抗氧化作用。

營養師王盈荃:「其實水果裡面,還有另外的一些植化素,還有些抗氧化物,其實是有助於我們,像芭樂裡面有,維生素C含量很豐富,另外的話葡萄藍莓,柑橘類的話,它們含有花青素,或者是類黃酮這類的植化素。」

專家們一致強調,欲改善排便問題,應均衡攝取蔬菜與水果,最佳比例為3:1或4:1,並依個人體質調整水果種類與份量,避免陷入「越吃越困擾」的誤區。


【往下看更多】
菜價飆漲!全聯1蔬果大特價 「幾乎打對折」千人讚爆
醫起看/蔬果汁超健康?醫示警「含糖量超乎想像」恐喝出脂肪肝
驚!這款蔬菜驗出9種農藥 北市抽驗生鮮蔬果知名飯店、超市都上榜

【今日最熱門】
巴菲特年底退休!「接班人是他」批川普與75億人為敵
男駕保時捷718國三自撞 撞斷外側護欄傷重不治
睽違3年!73歲檢場驚喜客串八點檔 驚人狀態曝
更新時間|2025.05.04 16: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