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王先生一向自認身體健康,僅有慢性貧血的問題,未曾意識到自己可能罹患癌症。然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後,他被轉診至醫院進一步檢查,竟意外發現罹患了右側大腸癌。這突如其來的診斷令他大為錯愕。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任致遠解釋,大腸癌症狀因腫瘤所在位置不同而有明顯差異。大腸可大致分為左右兩側,其中右側包括盲腸、升結腸及部分橫結腸。由於右側腸管較寬且內容物含水量多,尚未完全成形,因此即便腫瘤增長,早期也不會引發明顯不適。
任醫師進一步說明,右側大腸癌的症狀往往較為隱匿,早期常見的排便異常、腹痛等症狀不明顯,反而是慢性貧血成為重要警訊。由於腫瘤可能持續慢性出血,導致血液量減少,患者可能僅感到疲憊、臉色蒼白,這些症狀往往不易聯想到腸道問題。當腫瘤進一步增大時,糞便顏色可能變為暗紅色,但此變化常不易被察覺。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外科專科護理師董梅芳提醒,早期大腸癌通常缺乏明顯徵兆,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她強調,定期篩檢對於早期發現大腸癌至關重要。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適用於40至44歲間有一等親罹患大腸癌的民眾,以及45至74歲的一般民眾,每兩年可接受一次檢查。這項檢查雖然是簡單且安全的初步篩檢工具,但非確診的絕對標準。如果檢查結果呈陽性,應儘早安排進一步檢查,如結腸鏡檢查,以排除或確認腫瘤的存在。
董梅芳同時強調,除了定期篩檢外,如果有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食慾不振、持續疲倦或其他異常症狀,應儘早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對抗大腸癌的最佳策略,切勿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
【往下看更多】
● 醫起看/50歲男不碰甜食照罹患嚴重糖尿病 只因天天午餐吃這個
● 醫起看/「時雨時晴」出狀況! 濕氣重恐現「呼吸道、皮膚症狀」
● 醫起看/海邊釣魚險截肢 糖尿病足藏隱形危機
【今日最熱門】
● 美財長:美對中課關稅降至30% 中對美課關稅降至10%
● 假內診真性侵!台大急診男醫侵犯女病患遭判3年
● 金價再跳水!深圳現搶購潮 他高點買進慘賠19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