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即將迎來關鍵能源轉捩點,隨著核三電廠最後一部機組除役,象徵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核能發電全面歸零。然而此舉也引發社會對於供電穩定與電價上漲的雙重焦慮。行政院強調備載容量仍在安全範圍內,但部分能源專家質疑數據過於樂觀,尤其是在新電廠進度與再生能源發展仍未完善的情況下,未來供電是否吃緊備受關注。
核三廠一旦停機,台灣從此告別核能發電。面對可能的轉變,不少民眾表達擔憂:「希望電費再低一點,家裡有小孩用電量很大」、「如果評估安全能延役,也比沒電用好」,另有民眾認為,「核電不到10%,停掉也沒差」,但也認可核電在成本效益上的優勢。
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回應表示,核三除役後,備載容量率僅會降低約3個百分點,目前白天為12%至15%,夜間也有約10%,整體供電仍在安全範圍。但能源專家提醒,這些數據的前提是假設所有新電廠能如期完工,若實際進度延遲、再生能源供應不足,供電壓力恐怕遠超預期。
為因應核三除役後的發電缺口,原廠區已啟動能源轉型計畫。除核設施區域外,高達55公頃空間預計設置11萬片地面型高透光率光電模組,預計明年3月完工後,年發電量可達5800萬度,供應1.5萬戶家庭使用。
然而短期內,再生能源能否有效填補空缺仍有待觀察,尤其在即將進入高溫炎夏之際,用電量預計大幅上升,民眾最關心的仍是「電夠不夠」與「電會不會變貴」。對此,政府如何掌握能源布局並提出明確因應措施,將成為未來民意關注的焦點。
【往下看更多】
● 夏天將至「核電歸零」 民眾、商家憂:又要缺電漲價
● 不回頭的能源列車?賴怎解「非核、擁核」爭議消彌缺電說
● 快訊/屏東核三廠「濃煙狂竄」 消防出動了
【今日最熱門】
● 美對台灣稅率將揭曉? 川普:未來2到3周公布關稅
● 中職/新人球員選拔、測試會今起開放報名!採分隊比賽
● 睽違47年!翁倩玉「回歸國片」驚見苗可麗罵人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