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因出版預知夢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而聲名大噪,書中曾提及「2025年7月5日將發生大災難」,相關討論在日本與亞洲地區持續發酵。日本作家兼藝人小鹿島(プチ鹿島)則想到1970年代轟動一時的末日討論,並點出「在資訊混亂的時代,更需要仰賴專業人士的意見,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
★延伸閱讀★7月末日預言沒完? 網細讀書揪1細節:恐慌整個7月
根據《文春Online》報導,這則「夢境預言」在香港與社群媒體廣泛流傳,甚至引來部分風水師呼籲民眾避開赴日行程,對日本觀光與消費活動造成衝擊。面對社會高度關注,龍樹諒今年5月曾透過書面回應《每日新聞》採訪表示:「大家對此高度關注,證明了防災意識的提升,我們非常正面地看待這一點。我希望這種關注能轉化為安全對策和準備。」他也強調:「夢境的解釋應由大家自行判斷,但也希望民眾能參考專家意見,避免受到過度影響。」
★延伸閱讀★災難不是今天?網挖出農民曆「大凶日」驚人巧合
對於這波預言熱潮,日本作家兼藝人小鹿島(プチ鹿島)指出,這現象令人聯想到1970年代由作家五島勉出版的《諾斯特拉達穆斯的大預言》所引發的社會現象。該書將16世紀法國預言家諾斯特拉達穆斯的詩句與當代社會問題結合,並宣稱「世界將於1999年7月毀滅」,當時引發民眾恐慌與媒體熱議,成為空前暢銷書,也掀起日本社會一波神秘學與末日論的潮流。
小鹿島形容,那段時期的日本社會對未知事物充滿熱情與想像,甚至有大量UFO、預言書籍進入校園圖書館,成為學生間的熱門讀物。不過,1995年奧姆真理教在東京地鐵發動沙林毒氣攻擊,震驚國際,也讓日本社會開始重新審視神秘學與宗教信仰的界線。媒體風格從原本的獵奇與放任,逐漸轉向審慎與查證,神秘主義不再是主流議題。
不過,近年隨著社群平台興起,類似的預言與陰謀論再度獲得傳播空間。「7月5日預言」雖未有具體災難發生,但過程中已對部分民眾的行為產生影響,也反映現代社會在資訊過載下的判斷困境。
小鹿島分析,這是「資訊素養陷阱」的具體表現。他指出,當前社會雖擁有比以往更多資訊,但對於真偽判別的能力卻未跟上,反而更容易陷入未經查證的集體焦慮之中。他呼籲媒體與公部門,在面對這類具群眾關注度的話題時,不應迴避,而應以冷靜、科學的角度傳達事實,並協助社會建立正確的理解。
「一些看似無害的謠言,如果缺乏回應與處理,可能迅速演變成公共問題。」小鹿島也引用龍樹諒的話強調:「在資訊混亂的時代,更需要仰賴專業人士的意見,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
【往下看更多】
● I'm donut?登台亂象多!網友刷負評公審 創辦人:蒐證提告
● 獨家/遊日租車夯!線上申請譯本「耗時」監理所機台秒搞定
● 60歲大叔扮「偽娘」激戰逾千名直男 真面目曝光
【今日最熱門】
● 球迷注意!經典賽售票資訊出爐 中華隊場次開搶時間曝光
● 大塊排骨便當蓋不住! 餐飲業者愛心直送台南災區
● 雲高慈愛會攜手幼幼 捐助單親弱勢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