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06:00 臺北時間

東森深度周報/健忘?大腦退化? 小心「年輕型失智症」上門

mm-logo
時事
東森深度周報/健忘?大腦退化? 小心「年輕型失智症」上門

您曾經極度疲勞,感覺憂鬱、睡不好,甚至忘了重要會議嗎?別只當作壓力太大,當心可能是「年輕型失智症」悄悄上門。根據統計,全台約有1.2萬名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平均每千人就有一人發病,年齡落在65歲以下。失智症為何年輕早發?原因是什麼?發病後,又該如何延緩惡化?

林俊豪曾是中餐廚師,動作俐落、一氣呵成是他的日常,如今在咖啡店工作,看似熟練的動作,卻是他花了很長時間才重新找回來。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林俊豪:「我老婆說,以前我忘記的時候,我都用刀子都是用這樣,很大力這樣剁,然後開始慢慢可以像以前這樣,開始慢慢切。」

他原以為是紅斑性狼瘡引起的腦炎後遺症,直到有天走進廚房,卻記不得自己為什麼站在那裡。醫師最後給出的診斷,竟是年輕型失智症。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林俊豪:「復健那段時的記憶我忘記了,我老婆是拿那個手機給我看,我才記住。」

才40幾歲,卻開始歷經記憶崩塌,全台已有超過1.2萬名跟他一樣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平均每千人就有一人,發病年齡落在30到64歲之間。

台灣失智症協會常務監事邱銘章:「年輕型的失智症的原因,其實跟老年性的還是有些共通的地方,比方說,他們大概都是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大宗。」

除了阿茲海默症,年輕型失智也可能因為腦傷、缺氧、感染或營養失調引起,常見類型還包括額顳葉型與路易氏體失智症。因為病因多且複雜,容易忽略發病警訊,延遲確診時間。

台灣失智症協會常務監事邱銘章:「就是一開始的時候,他其實不會太多的能力的喪失,但會從專注力跟定向感。會搞錯時間啦,或是說常常會出現一些所謂的非典型錯誤。」

醫師提醒,一旦個性、行為、工作能力與過去有明顯改變,就可能要留意,像是記憶衰退、溝通困難、判斷變差,甚至空間混淆,沒辦法下決策,都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邱孟暉:「(請問有預約嗎?)有,有,有預約,我們本來預約10點半。」

69歲的邱孟暉發病時間已有16年,當年因為心肌梗塞休克,昏迷了21天,恢復後卻意外發現,連閱讀自己最熟悉的船務電報都很吃力,家人才覺得似乎不對勁。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邱孟暉:「我覺得是頭腦沒有那麼清晰,然後會經常忘東忘西。」

邱孟暉太太莊素玫:「我們也是盡量讓他出去走,出去買,寫說今天去哪裡買,然後他就回來。」

與老年失智症相比,早發性患者因為發病較早,一半以上都還在職場,有的還擔任主管職,突然間身體出現巨變,常是家庭工作兩頭燒。

台灣失智症協會常務監事邱銘章:「他們因為大部分來講,都還是家庭的經濟主要的支柱。等於是說,他們一旦收入發生問題的話,家裡的經濟會馬上出現問題。」

失智症雖不可逆,但若是整天待在家,身體機能反而退化得更快;透過職務再設計,患者可以繼續有工作或是藉由簡單的復健運動,維持日常行動力,增加自信。

職能治療師鄭憲鵬:「不管是活動引導或是活動執行的一些反應,那就是希望說透過這個方式,讓他的那個肢體能力可以延緩退化。」

專家也提醒,如果家族中存在高風險遺傳因子,務必要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適度釋放壓力,才能避免失智風暴提早報到。


【往下看更多】
醫起看/見大罷免就暴怒!恐患「選舉壓力症候群」 醫提6招自救
廁所3物品恐掩蓋健康警訊 日專家示警:40歲後問題變多
涼麵這種顏色超NG 「麵條3狀況」營養師示警:勿食用

【今日最熱門】
台師大教評會重懲!決議解聘周台英 不得聘任教師4年
快訊/曾大戰巨石強森!WWE摔角傳奇霍根驚傳逝世
國光客運爆財務危機!擬停駛14條路線 公路局回應了
更新時間|2025.07.26 06: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