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726首輪大罷免結果出爐,反罷免方24:0大獲全勝的結果,也登上國際。包括英國媒體《路透社》、《衛報》,日本媒體NHK,韓國媒體《韓聯社》都在第一時間報導,並且都解讀為這對總統賴清德的執政造成重大打擊。
根據《路透社》報導,台灣反對黨立委週六成功挺過一場重大罷免投票,阻止了試圖罷免全台五分之一立法委員的行動,「罷免方」希望藉此向中國傳達訊息,但「反罷方」認為這是對民主的攻擊。
《路透社》指出,這個選舉結果對總統賴清德所屬的民進黨而言是一大打擊,錯失了重新取得多數席次的機會,儘管賴清德去年贏得總統大選,但民進黨失去了立法院多數席次,自那以來,在野黨勢力不斷擴張,通過多項政府反對的法案並削減預算,特別是妨礙了政府增加國防支出的努力。
根據《衛報》報導,台灣前所未有的政治行動,罷免24位「親中」在野黨立委、讓執政黨取得國會多數席次,似乎已宣告失敗,結果顯示,所有選區的選民皆否決了罷免提案。
《衛報》分析,去年總統選舉由承諾對抗中國威脅的民進黨賴清德當選總統,但國民黨與另一小黨聯手取得國會多數,利用其多數席次阻擋民進黨推動的法案,包括國防預算、法院人事任命,並提案新法案,批評者認為這些法案將削弱台灣防衛力。
《衛報》指出,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高級分析師William Yang表示,這場罷免行動加深了台灣社會的分裂,中國可能會將大罷免投票的結果視為越來越多台灣人,不支持賴清德與民進黨所主張的「中國威脅論」,這可能讓北京覺得和平統一仍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行選項。
日本媒體NHK報導,台灣在26日舉行大罷免投票,其中被罷免的幾乎都是被認為「對中國持融和立場」(中国に融和的)的國民黨立委。中選會宣布,24位被列為罷免對象的立委,全數罷免未通過。
NHK分析,這顯示選民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了在國會中由在野黨掌握多數的現狀,對於在立法院屬少數、政局推動本就艱困的執政黨民進黨總統賴清德而言,是一大挫敗。
韓國媒體《韓聯社》報導,台灣26日舉行的大罷免投票,被認為具有親中立場的最大在野黨國民黨所屬24名立委的罷免投票,全數未通過。
《韓聯社》分析,本次投票被視為親美、反中立場的執政黨民進黨總統賴清德試圖打破「朝小野大」局面的政治豪賭,然而,由於選民多數投下反對票,這被預料將對執政黨造成不小衝擊。
《韓聯社》指出,在野黨則批評這場罷免行動是試圖推翻大選結果的政治操作,破壞民主制度,因此發起「反罷免」運動。隨著投票日接近,社會上反對罷免投票的聲音不斷升高,最終導致所有罷免案失敗。
【往下看更多】
● 台灣入列?川普準備寄出200封關稅信:15-20%
● 美軍敘利亞突襲行動成功!擊斃ISIS高階領袖、2成員
● 巴西「新手媽」女囚進監淪性奴!遭警察輪流性侵9個月
【今日最熱門】
● 醫起看/10歲童咳不停 檢查發現肺癌...元凶竟是爸爸
● 醫起看/不是太熱而已!急診醫揭中暑6大警訊救命要快
● 國3死亡車禍!休旅車逆向狂飆 駕駛噴飛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