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雙方互加重稅。美國對中國商品祭出高達145%的關稅,北京則以125%的關稅反制。然而,這場看似劍拔弩張的關稅攻防,卻意外催生出一股新現象,美國人親赴中國「代購中國貨」,相關話題更在14日躍上微博熱搜,引發中外網友熱議。

由於大量中國製商品成本飆升,美國本土零售價格節節攀升,加上關稅成本無法完全由供應商吸收,許多消費者開始思考替代方案。原本仰賴電商平台輕鬆購物的美國人,如今得面對關稅疊加運費後的高昂總價,於是興起「不如自己飛去買」的念頭。
近來愈來愈多美國消費者選擇親自飛往中國,不僅能以原價購得時尚服飾、電子產品、品牌包等各類熱銷商品,還能享受當地離境退稅機制,大幅壓低實際消費成本。部分受訪的旅客直言,在中國買東西「便宜又划算」,還能省下透過中間商所支付的利潤空間。
在這場政治手段與經濟現實的拔河賽中,川普政府雖力求「製造業回流」,但消費者的實際選擇似乎已反映出全球經濟的深層結構仍難以撼動。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快訊/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為反擊美125%報復性關稅 下令禁止接收波音飛機訂單
中國、越南簽署45項協議 川普酸「不怪他們」:像在研究怎麼搞垮美國
iPhone中國產線爆停產!郭明錤:暫免關稅對蘋果壓力仍大 陸媒「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