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13:09 臺北時間

中職啦啦隊韓援2/轉戰台灣職棒市場?「薪資差距」成主要因素

mm-logo
時事
中職啦啦隊韓援2/轉戰台灣職棒市場?「薪資差距」成主要因素
體育中心/季芸報導中華職棒自兩年前李多慧來台發展後開啟「大韓援世代」,今年球季中華職棒6隊共有12位韓籍成員,至於為何這些在原先領域已經有知名度的人氣啦啦隊員,願意離鄉背井來台發展,甚至放棄韓國市場,探究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薪資差距」,被譽為「仁川女神」的金渡娥就曾表示,台韓兩地的收入可以高達「20倍」之多。

台韓兩地薪資差距大 菜鳥啦啦隊月薪不到台幣25000元

根據韓國YouTuber「挖系桑米西」影片透露,在韓國的職棒啦啦隊薪水是以場次計算,球隊有出賽才會有薪水,而一個月薪資大概只有100萬韓元(約台幣24000元),比一般上班族還低;而韓國高人氣啦啦隊朴騏良也曾表示,過去在擔任啦啦隊期間,就算有額外打工,年薪最低甚至只有1625萬韓元(約台幣39萬元左右),有時根本無法支撐日常開銷。

日前曾來台發展過的「釜山女神」金渡娥,在韓國節目上被問到台灣和韓國收入差異時,表示在台灣的收入大約是韓國的20倍。但金渡娥強調雖然台、韓方面在球場收入差異不大,不過在台灣會有更多「商業活動」的機會,這部分是韓國啦啦隊無法接觸的市場。

中職啦啦隊韓援熱潮2/韓職發展有限轉戰台灣?「薪資差距」成最主要因素
金渡娥透露台、韓兩地收入多達20倍。(圖/翻攝至@SportsNplus YouTube)



韓職啦啦隊發展受限、地位低 台灣市場自由等同「偶像藝人」

去年在台灣舉辦的世界棒球12強賽,有不少韓國媒體都觀察到台灣獨特的「應援文化」,因為在韓國啦啦隊就只是場邊的應援團,球團不會有特別行銷,例如製作專屬照片、簽名球等周邊商品販賣;另外更大的差別就在於,韓國啦啦隊除了在球場之外,沒有其他的工作機會,頂多就只是跨足職棒、職籃、職排等領域應援。

不過在台灣,啦啦隊也等於是「偶像藝人」的代名詞,除了李多慧在首年來台之後,就靠著廣告代言收入破千萬,目前出席一場活動酬勞高達7位數,另外李多慧還經營YT個人頻道,去年這部分總收入約為2萬8250美元(約新台幣93.5萬元),而在台灣人氣也很高的李雅英,目前手中有5個代言,加上廣告、綜藝節目等收入,一年預估收入也超過千萬元。其他包括安芝儇、邊荷律等人,都有接獲許多合作邀約。



中職啦啦隊韓援熱潮2/韓職發展有限轉戰台灣?「薪資差距」成最主要因素
李多慧通告滿檔,活動出席費用7位數。(圖/民視新聞網)

綜合以上原因,「薪資考量」成為韓籍啦啦隊成員有高度意願來台發展的關鍵,因為在台灣累積高人氣之後,也還是能夠往返台韓兩地,進行不同球隊的應援活動,像是李珠珢雖然在台灣與富邦悍將簽下全經紀合約,日前也宣布加入韓國職棒LG TWINS,球季期間會同時在台、韓發展。





【原文出處】中職啦啦隊韓援2/轉戰台灣職棒市場?「薪資差距」成主要因素

更新時間|2025.05.01 13: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