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10:12 臺北時間

【寫客文】苦盡甘來个阿姆

mm-logo
時事
【寫客文】苦盡甘來个阿姆
0:00/0:00

文/邱秀坊,客語薪傳師,係屏東客家人,這下歇板橋,邱鴻春先生指導客語寫作(南四縣腔)

正經「家有一老,當過一寶」,𠊎等阿姆,今年97歲,係𠊎等家族、兄弟姐妹个精神寄託。阿姆安著邱曾雪英,冠夫姓,係傳統个客家妹仔,莊仔項人喊佢鎮祥嫂。

阿姆在日本時代出世,當時鄉下盡少人讀書,但係外阿公注重細人仔教育,阿姆讀淑徳女中(省立潮州中學个前身)。算來阿姆有好家世,外阿公有一大槓个田,在該央時算係大戶人家。

21歲由媒人婆牽成,嫁分美崙村邱來發个單丁子邱鎮祥,上有家官、家娘,下有四個吂嫁个小娘姑,聽吾姑講:阿姆嫁過來後,做到腰箝背吊,蒔田割禾、挲草、交工⋯⋯逐日做到兩頭烏,細人仔連等出世,像梯排高高低低,佢ㄧ肩㧡起做心臼、做阿姆个責任。

三姑丁菊同𠊎等講:做村長个阿公,因爭同朋友做擔保,分人連累著,原本當發个家產,一塊塊个田坵土地割讓分債主!好得阿爸食公家飯,還做得顧著三餐,但係所有个事頭全矺在阿姆肩頭,教養大細、做田事,阿姆正經係齧等牙根,含等目汁,艱耐承受苦無怨嘆,為著家庭圓滿。

春天變成寒沁沁个冷天,家道中落後,屋家毋得天光、毋得日出,負債過日仔,邱家經過這大打擊,阿公嗄操煩慍悴發病過身,正經係屋漏又堵連夜雨,阿婆又得著老人失智,無法照顧自家个生活!阿姆擔頭緊來緊重,矺到佢敨毋出氣,佢照樣日日夜夜親身侍奉湯藥、飼三餐、清淨阿婆个屎尿,定時翻身、做復健,照顧到盡週到,孝行感動隔壁鄰舍,大家都講愛同鎮祥嫂做模範。

當多親戚朋友,來到屋家,目珠黏時看著,客廳有三塊屏東縣政府頒發个獎狀、牌匾,一塊係阿爸个「嚴教慈範」(1998年),另外二塊係阿姆个,分別係1979年「模範忠孝子媳」獎狀摎1991年「宏揚母教」獎牌,阿姆个孝行傳遍全美崙村。

阿姆後生時,學過做衫服个手藝,不但會做衫服,還盡會煮食,手路菜係封肉,用烘爐仔燜出來个豬肉酪又香,一家封肉歸莊香,一挾啊出來口涎水就溚溚跌,該係歸家人幸福个味緒。還過麻油雞酒,乜係𠊎等細人仔最好食个,逐擺歸屏東,阿姆定著會煮一鑊麻油雞酒分𠊎食,食著感動心暖。

阿姆个身教,深深影響𠊎等,𠊎等這兜細人仔,有樣學樣,儕儕出外讀書,成家立業。如今六個子女,有兜退休,有兜還在該上班,大家有閒,連孫仔、息嫲,乜輒輒轉屋家看阿婆、阿太,這擺過年帶等全家人轉屏東,阿姆看著大細轉來當暢,牽等細息嫲个手,緊摸緊㖸,「一人有福,牽帶滿屋」。看著四代同堂,溫馨、歡樂个幸福畫面,𠊎正經感覺著,有阿姆个細人仔像隻寶

華語

真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的媽媽,今年97歲,是我們家族、兄弟姐妹的精神支柱。媽媽叫做邱曾雪英,冠夫姓,是傳統的客家妹,村莊的人叫她鎮祥嫂。

媽媽出身在日治時期,當時鄉下很少人讀書,但是外公注重小孩子教育,媽媽讀淑徳女中(省立潮州中學前身)。算來媽媽有好家世,外公有一大片的田,在當時算是大戶人家。

21歲由媒人做媒,嫁美崙村邱來發獨生子邱鎮祥,上面有公公婆婆,底下有四個未出嫁的小姑,聽我姑姑說,媽媽嫁過來後,做到腰酸背痛,插秧割稻、除草、交工⋯⋯每天從早忙到晚,實在很辛苦,小孩子連著出世,好像樓梯高高低低,她ㄧ肩挑起做媳婦、做媽媽的責任。

三姑丁菊跟我們說,做村長的爺爺,因為跟朋友做擔保,被人家連累到,原來很富裕的家產,一塊塊的田地土地割讓給債主!還好爸爸吃公家飯,還可以照顧三餐,但是所有的事情全壓在媽媽身上,教養小孩、做農事,媽媽真的是咬緊牙關,含著眼淚,忍耐承受苦沒有怨恨悲嘆,為了家庭圓滿。

春天變成寒冬,家道中落後,家裡幾乎不見天日,負債過日子,邱家經過這大打擊,爺爺又操心煩惱心情很鬱悶生病逝世,真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祖母又得到老人失智,沒辦法自理生活!媽媽的擔子越來越重,壓著她喘不過氣,她照樣白天晚上親身侍候服侍吃藥、餵三餐、清理祖母的大小便,定時翻身、做復健,照顧到很週到,孝行感動鄰居,大家都說要跟鎮祥嫂做模範。

很多親戚朋友,來到家裡,眼睛馬上就看到,客廳有三塊屏東縣政府頒發的獎狀、匾額,一塊是爸爸的「嚴教慈範」(1998年),另外二塊是媽媽的,分別是1979年「模範忠孝子媳」獎狀跟1991年「宏揚母教」獎牌,媽媽的孝行轟動全美崙村。

媽媽年輕時,學過做衣服的手藝,不但會做衣服,還很會煮菜,拿手菜是紅燒肉,用烘爐燜出來的紅燒肉煮到很熟爛又很香,一家燒肉全村香,一挾口水就一直滴,那就是全家人幸福的味道。還有麻油雞酒,也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吃的,每次回屏東,媽媽一定會煮一鍋麻油雞酒給我吃,吃到感動心暖。

媽媽的身教,深深影響我們,我們這些小孩子,有樣學樣,每個人都出外讀書,成家立業。到現在六個子女,有的退休,有的還在上班,大家有空,連孫子、曾孫子女,也常常回家看祖母、曾祖母,這次過年帶全家人回屏東,媽媽看著全家大小回來很高興,牽著小孫女的手,一直摸一直笑,「一人有福,帶動全家人」。看到四代同堂,溫馨、歡樂的幸福畫面,我真的感覺到,有媽媽的孩子像個寶。

更新時間|2025.04.12 10: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