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安琪/關西報導】「台三線藝術季學校」4月29日在新竹關西「黑色幽默快閃店」舉辦「同學會及年度成果發表會」,集結2024至2025年度參與該計畫的地方團隊,共同展現過去一年累積的創作能量與地方連結成果。
「黑色幽默快閃店」為第2屆藝術季設計導入改造地方閒置空間的作品,本次活動再次進入到這空間意義重大。其一為延續藝術季能量,作品非一次性活動便結束拆除了,其二作為關西鄉親據點,做講習、上課、佈展使用,充分活化閒置場域。

當天活動分為上午場、同學會暨年度成果發表會,下午場、「黑色幽默快閃店」空間改造。活動邀集各地深耕地方文化的團體與個人,包括:關西鎮鄉土文化協會邱美鳳、桃園平鎮鎮興里里長黃志杰、橫山「晌午粄食」陳宜偲、歸隱酷客劉瑀琛與鄭詣鈴、苗栗大湖南湖國小校長劉陞華、老詹木場詹自強、明哥菜車團隊團長邱嘉樑與主唱陳映潔、一〇〇〇東堂製作賴雅聞,並有陪伴台三線藝術季學校草創以來的重要夥伴:橫山好室、樟之細路協會總幹事陳致中、藍色小屋負責人李業興、大茅埔調查團團長吳哲銘與阿熒伯等人出席。
台三線藝術季學校校長馮天蔚開場分享客家菜包的故事、來自竹東「美美姐」的事蹟。美美姐因故未能親自出席,但過去台三線藝術季學校曾協助她改造竹東火車站閒置空間、邀請她親手製作四款不同顏色的客家菜包,展現藝術與地方生活文化深度融合。

桃園平鎮里長黃志杰會中分享景觀設計與田野調查結合的經驗。黃里長積極投入地方文史推廣,協助社區推動小旅行與文化保存,為地方注入新活力。

在美食與文化的對話中,「晌午粄食」的陳宜偲,介紹她在橫山地區推動水粄文化的歷程。馮天蔚指出,陳宜偲參與藝術季作品《食.謝.萌》的共創過程,除了搭建作品,更運用稻草剩料,教導陸豐國小學童製作草刀,推廣傳統技藝與在地資源再利用。
Pick Food Up扌合創辦人黃尹宣,透過台三線藝術季學校進入社區,28日於橫山社區辦理客庄植物烘焙工作坊,運用客家植物「仙草」、「埔姜(黃荊)」、「洛神」製作仙草餅乾、埔姜瑪德蓮,融合在地食材組合成不同味緒。
「老詹木場」詹自強分享藝術共創作品《森林裡的低語》的創作歷程,透過台三線藝術季學校的牽線,將學員作品掛置於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樹上,使整體作品更具靈性與自然氛圍,為參與者留下深刻感動。

苗栗大湖南湖國小校長劉陞華表示,馮天蔚協助偏鄉學生有機會到沖繩畢業旅行,台三線藝術季學校與南湖國小合作,運用課程方式教導學生製作小誌及3D列印作品,讓小朋友能帶著自己的作品去沖繩交流,對於小朋友來說,真的是非常記憶深刻的經驗。對於台三線藝術季學校夥伴,願意花時間在偏鄉學校服務,劉陞華因此願意相信並全力支持協助行政跟空間作回應,讓團隊無後顧之憂。

大湖鄉南湖國小校長劉陞華,分享過程的喜悅。何安琪攝
「歸隱酷客」劉瑀琛分享時,先用自嘲的方式講述自己做環境教育遇到長輩們的關心「問候」,瑀琛與詣鈴兩人為情侶,加入台三線藝術季學校後,他們將對土地的感動帶入校園。對他們來說,蚯蚓箱是他們對生命哲學的呈現,認識台三線藝術季學校後加入美學,透過蚯蚓堆肥觀照自己的生活態度,並教導孩子們透過蚯蚓箱觀察到,死亡滋養新的生命,豐富生態價值。

明哥菜車團長邱嘉樑此次不僅推出新專輯,透過歌詞呈現小時候的菜車記憶、東勢過去的生活常民景象、客家人傳統意象桐花的改編等,台三線藝術季學校透過交流,發現明哥菜車非常有在地特色,但宣傳不足,於是協助幫忙製作DM及印刷。


藍色小屋負責人李業興,開場便用與台三線藝術季學校共同開發製作的生態撲克牌玩遊戲,生態撲克牌玩法多樣,可以發牌考考大家動物客語唸法,也可以玩逆向超級比一比,猜猜看什麼動物。另外分享帶去大學教大一學生讓他們抽牌後走進自然,尋找自己手上牌上的動植物,引起學生共鳴。

一〇〇〇東堂製作賴雅聞分享自己曾協助公部門事務加班到深夜,人生的路上似乎只有工作,因緣際會在豐原看到火車站店面出租廣告,決定為自己人生賭一把,租到房子後,隔天就提離職,開啟她賣團子的斜槓人生。馮天蔚有次跨進店裡,發現她會畫漫畫,開啟雙方的合作,由於畫漫畫需要基礎工跟專業道具,賴雅聞利用光桌跟代針,讓參與工作坊民眾,可以快速上手並在結束後獲得自己創作的作品。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表示,台三線藝術季學校是他最想做的一件事,讓生活在地方的人、說自己的故事,搭起藝術季這個平台,讓他們為自己畢生所信的事物,犧牲奉獻、發光發熱,分享會讓他感動萬分,「能看到今天的成果非常幸福。」「制度不會改變問題,只有人才能改變問題,勉勵在場夥伴成為彼此的助力。」

活動除了開同學會跟成果發表外,在關西鎮鄉土文化協會邱美鳳帶領下,眾人展開一場深度走讀之旅。從老街出發,途經關西石爺亭、洗衫坑,遠眺牛欄河對岸的渡南古道,再到市場旁的「第一戲院」舊址,讓參與者從地景與歷史脈絡中,理解關西小鎮的文化底蘊與發展變遷。導覽尾聲返回「黑色幽默快閃店」,由「明哥菜車」演出,主唱陳映潔以溫暖動人的歌聲,串起參與者的客家共同記憶與情感,為上午活動畫下精彩句點。


下午時段,學員們投入「黑色幽默工作站」的空間修復,共同整理並粉刷店面門面、組裝桌椅、清理空間環境,以實際行動回應藝術學習不僅是創作,也是勞動與共建的過程。


透過這場身體力行的參與,台三線藝術季學校強調「創作即生活、藝術即實踐」的教育核心。台三線藝術季學校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藝術與社區的深度合作,期待成立協會後,拓展同學及合作地區,讓更多在地文化行動者有機會參與、實踐與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