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14:52 臺北時間

北海道海鳥、海洋哺乳類集體死亡 禽流恐釀生態危機

mm-logo
時事
北海道海鳥、海洋哺乳類集體死亡 禽流恐釀生態危機
0:00/0:00

【於慶中/綜合報導】自3月中旬以來,日本北海道東部海岸線接連發現疑似感染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的海鳥及海洋哺乳類屍體,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每日新聞》報導,根據根室市的動保志工調查,截至本月(4日),已確認發現614隻不同品種的海鳥、海豹及海獺的屍體,其中海鳥還包括數種瀕危品種,鄰近浜中町也發現一頭感染禽流感的海獺屍體。專家警告,這波疫情可能僅是冰山一角,因多數周邊地區缺乏完善調查機制,實際受影響範圍或更廣泛。

這這次調查是由根室市歷史與自然資料館學藝員外山雅大及日本野鳥會巡護員等人發起。3月14日,根室市齒舞漁港發現一隻死亡的冠小海雀(エトロフウミスズメ),經送往釧路市猛禽類醫學研究所PCR檢測,確認感染A型禽流感(H5N1)。同日,花咲港亦發現赤頸鸊鷉(アカエリカイツブリ)及海鸕鶿(ヒメウ)的屍體。

隨後,類似的異常死亡頻頻被目擊,3月16日,桂木浜一名男子目睹黑尾鷗(ウミネコ)及大黑脊鷗(オオセグロカモメ)突然倒地;3月18日,春國岱原生野鳥公園巡護員發現一隻步伐踉蹌的大黑脊鷗;2天後,花咲港一隻冠小海雀出現原地旋轉及搖頭的異常行為,令人聯想起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卡森(Rachel Carson)知名著作《Silent Spring》(寂靜的春天)中的生態異象。

禽流感跨物種感染釀禍 越南51頭獅虎豹死亡

【於慶中/綜合報導】禽流感病毒再傳跨物種感染釀禍。越南2處動物園內自8月起陸續有猛獸類野生動物因不明原因暴斃,…

部分樣本經根室振興局簡易檢測後,送往猛禽類醫學研究所及位於茨城縣筑波市的國立環境研究所進一步分析,近九成樣本呈禽流感陽性反應。此外,環境省鳥獸保護員報告,3月中旬起,太平洋沿岸約10公里外海域發現至少5隻疑似冠小海雀的屍體,隨後又確認包括短尾信天翁等多種海鳥屍體。

疫情不僅限於海鳥,還擴及海洋哺乳類,這是日本國內首次確認海豹及海獺感染禽流感死亡。4月18至25日,根室市發現6頭海豹屍體及數頭衰弱個體,其中4頭斑海豹中有2頭確診感染禽流感,衰弱個體出現眼睛充血、呼吸急促及身體顫抖等症狀。浜中町於4月22日回收的一頭海獺屍體亦確診感染,5月4至5日,根室市桂木海岸再發現2頭疑似感染的海獺屍體。

禽流感恐已「人傳人」群聚感染 病毒株變異將難以控制

【於慶中/綜合報導】自2021年10月以來,全球陷入史上最嚴重禽流感疫情,除了數不盡的禽鳥類病死或遭到撲殺,更…

調查顯示,受感染海鳥涵蓋23種,包括環境省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レッドリスト)中的5種瀕危物種,其中以冠小海雀數量最多,4月18日回收的約200隻海鳥中,155隻為此物種。外山雅大表示,疫情背景及傳播路徑尚不清楚,但漁民報告一隻死亡黑鴨被丟入海中後遭鷹類啄食,顯示「食用染疫個體的屍體可能引發連鎖感染」。隨著海鳥繁殖期即將到來,外山警告,若疫情在集體繁殖地擴散,可能導致海鳥大規模死亡,嚴重威脅當地生態。

《朝日新聞》認為,這波疫情可能影響北海道漁業及旅遊業,呼籲政府加強監測並撥款支持當地調查,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至其他野生動物。《讀賣新聞》則指出,禽流感跨物種傳播至海洋哺乳類在國際間已非罕見,專家擔憂病毒變異可能威脅人類健康,建議對漁民及海岸工作者進行健康監測。

芬蘭成全球首個 替民眾接種禽流感疫苗國家

【於慶中/綜合報導】H5N1禽流感近年在全球廣泛散播,導致數以億計家禽死亡或遭撲殺,且出現越來越多跨物種感染傳…

更新時間|2025.05.08 15: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