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19:00 臺北時間

客座教授安烈炫/呼喚著客庄社區的長照與早療

mm-logo
時事
客座教授安烈炫/呼喚著客庄社區的長照與早療
0:00/0:00

文/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系主任)

超高齡與城鄉差距不斷擴大是當前臺灣這兩個重大的社會現象,這樣的問題同時表現在老人與小孩的照顧,也當然發生在客家社區。

早療

有個研究生苦於尋找題目,幾次都被我打了回票。我忍不住問她的職業專長,原來她是早期療育的社工師,於是建議她進行早療研究。她問早療跟客家有關嗎?我笑回「客家人不需要早療是嗎?」

衛生福利部之〈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實施計畫〉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訂定,希望「落實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之療育服務」。這要的療育服務由「專業團隊」承辦,而其團隊及人員的資格必須是教授兒童發展或早期療育課程之專家學者、領有相關專業證照者、受專業訓練者或者具有二年以上早期療育實務經驗之社會工作人員。她正是服務於這些專業人員所組成的一個NPO性質的協會,在新竹縣竹東、北埔及五峰等地區提供早療服務。

國內各縣市地方政府有「兒童發展社區資源中心」、「通報」或「轉介」之類的單位,作為各地NPO組織與政府醫療服服之執行機構。然而,目前社區資源中心與社區里長或里幹事等重要他人之合作不足,傾向於「將服務帶入社區」,鮮少「自社區中發展具有區域特質的服務」。於是他以自己的工作領域展開研究,探討社區在早療服務能扮演的角色。

長期照護

另一個故事則是關於長期照顧,一位專班研究生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幾年前高齡91歲的母親因為在家老化而去世,開始關懷長期照顧的議題。衛生福利部依〈長期照顧服務法〉,於2017年展開「長照2.0」計畫,希冀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實現「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理想。

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即所謂長照ABC,布建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級(複合型服務中心)及C級(巷弄長照站),提供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的多元連續服務。與前述早療相同,這個ABC長照服務體系也是由NPO組織,將政府醫療照顧資源介接到家庭中。她以新竹縣新埔鎮上寮里一位中風且失能的老人為個案研究,希望了解失能長輩居家照護的需求與照護過程,據此探討上寮里社區在地老化的實況。

無獨有偶,我與同事共同指導之紀錄片實作畢業論文《共下行》,也以自己的故鄉仔細描繪了芎林地區的在地老化個案。

中介者

早期療育服務由「專業團隊」承辦,長照的ABC據點也必須由不同層及的醫療人員負責;然而這二者都呼喚著社區,只是社區的回應卻很微弱。這涉及作為中介者專業團隊與社區之間的醫療知識落差,而此一落差之敉平應該是雙向的,亦即社區之培力以及專業中介者之在地化。

當我們鼓勵年青人參與地方創生時,可能的途徑很多,而早療與社造可以是兩種不錯的利基。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講客廣播電臺》邀請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您還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SoundOn ▶https://reurl.cc/Gj9o2D
KKBOX ▶https://reurl.cc/Wx5kK5

更新時間|2025.05.12 19: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