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南非聞名全球的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發生一起大規模「禿鷲(vulture)」中毒事件,至少123隻禿鷲因食用盜獵者以農藥毒殺的大象屍體而死亡。
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SANParks)與動物保育團體「瀕危野生動物信託基金」(Endangered Wildlife Trust)上周發表聯合聲明,稱這是克魯格公園內近年來最嚴重的中毒事件。
《美聯社》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克魯格國家公園一處偏遠區域,盜獵者使用農用毒藥毒殺了一頭大象,以非法採集其身體部位進行野生動物交易,導致大象屍體含致命毒素。「食腐性猛禽」的禿鷲,因食用該屍體而中毒身亡,受影響的禿鷲包括瀕危的開普禿鷲(Cape vulture)、絨背禿鷲(lappet-faced vulture)以及極度瀕危的白背禿鷲(white-backed vulture)和蒙面禿鷲(hooded vulture)。

禿鷲以動物屍體為食,牠們在生態系統中扮演清除腐肉的關鍵角色,但也因此特別容易受到盜獵毒殺的影響,一具野生動物屍體常吸引數百隻禿鷲聚集分食。
當局已成功救回另外83隻禿鷲,這些倖存的禿鷲被直升機或專用禿鷲救護車運往治療中心,目前正逐漸康復。SANParks表示,事件發生後,公園護林員與保育團體迅速展開救援行動,並加強巡邏以防範進一步的盜獵行為。
2. This Griffon Vulture with a massive wingspanpic.twitter.com/gA2Ry9uQSW
— Vertigo_Warrior (@VertigoWarrior) May 4, 2025
克魯格國家公園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幾乎是牙買加或卡達的兩倍大,內有犀牛、大象、獅子等珍貴物種,護林員每天面臨與盜獵者的激烈鬥爭。SANParks與瀕危野生動物信託在聯合聲明中表示:「這起可怕事件是南非及南部非洲地區野生動物盜獵危機的一部分,盜獵者日益使用農用毒物針對高價值物種,嚴重威脅生態平衡」。
禿鷲保育組織Vulpro指出,事件發生在禿鷲繁殖季初期,現場未發現的其他禿鷲可能也已受到影響,後續傷亡數字可能上升。Vulpro強調,非洲多種禿鷲物種因中毒及其他威脅已瀕臨滅絕,亟需更嚴格的保育措施。
《The Guardian》報導,這起事件引發國際社會對南非盜獵問題的關注,專家警告,農用毒藥的濫用不僅危害禿鷲,也可能通過食物鏈影響其他野生動物,甚至人類健康。《BBC》指出,克魯格國家公園近年盜獵活動激增,2024年記錄超過300起毒殺事件,較前一年大幅增加50%。《New York Times》引述當地保育人士說法,盜獵者常利用偏遠地區執法薄弱的漏洞,呼籲國際合作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南非《Independent Online》指出,當地社區對這起事件表示憤怒,認為盜獵不僅損害生態旅遊經濟,也威脅文化遺產。社群平台上部分用戶批評政府執法不力,並要求對農藥銷售實施更嚴格監管。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表示,非洲禿鷲數量在過去30年下降近90%,若不採取緊急行動,部分物種可能在十年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