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12:24 臺北時間

氣象署升級「海嘯警報」:東南、西南沿海有0.3至1公尺浪高

mm-logo
時事
氣象署升級「海嘯警報」:東南、西南沿海有0.3至1公尺浪高
0:00/0:0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發布「海嘯警報」,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發生規模8.7地震,研判該地震所引發海嘯預計於今(30)天下午1時18分開始影響台灣,其中,台灣東南及西南沿海地區可能出現0.3至1公尺波高,提醒沿海地區民眾提高警覺嚴加防範,注意海浪突然湧升所造成的危害。

氣象署將海嘯預估波高分為0至3級,分別為未達0.3公尺;0.3公尺以上,未達1公尺;1公尺以上,未達3公尺;3公尺以上。

當有感地震報告內容為台灣近海發生地震規模7.0以上,震源深度淺於35公里地震發生;或是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發布海嘯報文,經氣象署評估台灣沿海海嘯分級達1級以上(0.3 公尺以上,未達 1 公尺),且預估3小時內抵達,即發布海嘯警報。

氣象署最新發布的海嘯警報顯示,預估東南沿海地區下午1時19分波高約0.3至1公尺;西南沿海地區下午1時31分波高約0.3至1公尺。其餘地區則陸續有小於0.3公尺的波高。

氣象署今天上午11時40分發布海嘯警報。中央氣象署提供
氣象署今天上午11時40分發布海嘯警報。中央氣象署提供
氣象署發布海嘯警報,提醒民眾避免靠近海邊觀潮或戲水。交通部提供
氣象署發布海嘯警報,提醒民眾避免靠近海邊觀潮或戲水。交通部提供

該起海嘯警報源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在台灣時間上午7時25分發生規模8.7地震。

地震中心:海嘯波以「近似噴射機速度」抵東部沿海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今天指出,該地震震央位於太平洋板塊及北美板塊碰撞,海溝的長度相當長,因此地震頻繁、規模也大;統計自1900年以來共有133次規模7以上地震、12次規模8以上,其中在1952年有一起達規模9、也是全球第5大地震,當時伴隨波高12公尺的海嘯。

吳健富提到,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估此地震規模為8.7、而美國地質調查所提供的資訊地震規模達8.8。

吳健富進一步說明,海嘯波的傳遞在海底深度愈深會傳愈快,台灣東部海床深度深,因此是「接近噴射機速度在跑」,北部海床相對較淺,因此海嘯波會先到東部;至於東南沿海、西南沿海波高較高,主要是因為地形,海嘯波遇地形在前面的速度跑慢、後面波速仍快,才會有堆高波高的效果。

吳健富提醒,海嘯波會是一波一波移入,必須要等到警報解除後才能返回沿海地區;氣象署會隨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報文持續更新海嘯資訊。

東海岸即時影像金樽遊憩區今天中午12時左右的海浪情況。翻攝自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Youtube頻道
東海岸即時影像金樽遊憩區今天中午12時左右的海浪情況。翻攝自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Youtube頻道
更新時間|2025.07.30 12: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