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歐洲最大的核電廠之一、位於法國北部的格拉夫林核電廠(Gravelines Nuclear Power Station),因大量水母堵塞冷卻系統進水口,日前被迫關閉4座反應爐。這已不是全球首次發生水母干擾核電廠運作,凸顯氣候變遷與海洋生態變化對能源設施的挑戰。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法國電力公司(EDF)表示,當地時間周日(10日)深夜,大量水母「不可預測地聚集」在格拉夫林核電廠,非核部分抽水站的過濾裝置內,導致6座反應爐中的3座於午夜前停機,第4座在周一(11日)凌晨也關閉。
EDF強調,水母堵塞未對設施安全、人員安全或環境造成影響,這次停機屬於電廠安全保護系統的正常反應。目前,EDF正努力安全重啟反應爐,但尚未回應外界進一步評論。
格拉夫林核電站位於北海沿岸,依靠海水冷卻反應爐,進水管道設有過濾網以阻擋海洋生物和雜物。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教授亨迪(Erica Hendy)指出,大規模水母群可能堵塞篩網,死亡水母會「液化成膠狀物」,甚至可通過篩網,進入系統內部,進一步影響冷卻系統。
FRENCH nuclear plant offline — taken down by a swarm of jellyfish clogging its cooling pumps
When nature decides to pull the plug pic.twitter.com/H7lRVt46H8
— RT (@RT_com) August 13, 2025
水母含95%水分,大量聚集時會嚴重影響核電廠冷卻系統。
格拉夫林核電站的冷卻水因溫度高於海水,被當地商業養魚場用於養殖,但溫暖海水也與水母數量增加有關。
海洋無脊椎動物研究所(Oceanic Invertebrate Research Institute)指出,過度捕撈、氣候變遷及沿海開發導致水母繁殖激增,使其對全球發電設施的干擾日益頻繁。類似事件並非首次。2011年,水母群導致以色列、日本及蘇格蘭的核電廠停機;2013年,瑞典一座反應爐因水母入侵而癱瘓。水母對核電廠的威脅,已成全球性挑戰。
EDF強調,格拉夫林核電站停機,是為了保護設備,確保安全運作。該廠冷卻水排放對環境影響有限,但水母堵塞可能延長停機時間,影響電力供應。當地養魚場可能因冷卻水供應中斷而受影響,但尚未公布具體損失。
近年全球暖化、海溫升高,使全球海洋生態系失衡。除了法國,韓國南部和東部沿海,特別是濟州島、釜山、蔚山及江原道,今年(2025年)6月至8月也頻傳水母大量增生,其中以諾氏水母(Nemopilema nomurai)和藍傘水母(Catostylus mosaicus)為主要種類,其中諾氏水母以其巨大體型和強毒性聞名,藍傘水母毒性較低,對漁業、旅遊業及核電廠構成挑戰。氣候變遷與人為因素是主要驅因,政府正積極應對,但水母增生頻率上升顯示長期挑戰加劇。
格拉夫林核電站因水母堵塞冷卻系統一次關閉4座反應爐,凸顯氣候變遷與海洋生態變化對能源基礎設施的挑戰。隨著水母群事件頻發,核電廠需進一步優化防堵措施,以確保穩定供電。EDF正積極應對,力求盡快恢復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