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32條款大刀揮下,關稅帳單誰付?鴻海、緯創等代工巨頭已劃下紅線:「客戶不付,我們就不做!」但232條款的真正恐懼,並非關稅本身,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警告,物價上漲引發的需求崩跌,才是撼動產業的終極海嘯。
科技大佬對本報直言,「232條款與美國國家安全相關,扣上大帽子,台灣的壓力會很大。」半導體業高層也透露:「台灣晶片直接輸到美國的比例不高,就怕是連含有晶片的產品都要課稅,提高終端產品成本,讓整個景氣向下走。」
232條款的「大魔王」,就是PC、手機這類,對品牌廠與代工廠來說單價與毛利率不夠高,卻又是生活必需品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明確表示,台積電不怕關稅,但關稅會讓物價提高,進而導致需求下降,「只怕經濟往下掉,這就會影響到台積電生意。」IC設計業者也透露,因為晶片都是出貨給ODM/OEM業者,而這些業者在美國的也不多,影響不大。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緯創總經理林建勳、和碩共同執行長鄧國彥、廣達財務長楊俊烈、光寶總經理邱森彬等都表示,不論最終關稅是多少,都由品牌客戶支付,甚至有網通界高層曾對本報透露,「代工廠毛利率才多少?怎麼可能付得起?如果關稅要我們代工廠付,我們就不做了」。
那麼,筆電有沒有可能在客戶要求下去美國製造?林建勳表示,品牌客戶跟緯創洽談美國製造的產品中,沒有任何一項是筆電,客戶的確曾經詢問緯創在墨西哥生產筆電事宜,但是他不諱言,墨西哥的人工與生產力成本都比亞洲貴很多,是筆電赴墨西哥生產最大的挑戰。
即使是伺服器與其相關零組件的毛利率,負擔得起赴美製造,然而台灣的伺服器代工大廠中,目前只有廣達一家,可以百分之百在美國完成美國市場所需的機櫃後段組裝與測試、交貨,緯穎、緯創、鴻海等都是墨西哥廠、美國德州廠互為搭配,英業達則是台灣、墨西哥搭配。
而伺服器水冷系統市佔率數一數二高的台達電,董事長鄭平也表示,美國沒有前段的零組件供應鏈、中段如風扇牆的組裝技術的進入門檻不低,整套搬去美國做「難度很高」。
業界普遍預期,在對等關稅後實施後,客戶一定會來要求代工廠降價,然而,某位電子業代工大廠高層對本報表示,「組裝廠毛利本來就低,最多只能降2%」。現在客戶盡量多備庫存,等到半導體關稅與對等關稅全面實施,導致美國萬物皆漲,民怨爆發、市場需求急凍、美國企業財報一片慘綠,「美國政府撐不下去,再看要怎麼辦」。
然而,台灣能不能在美國完成232條款後,談到一個比較有競爭力的對等關稅稅率?現在沒有人知道,然而,某位科技大佬在賴清德記者會後對本報直言,「232條款與美國國家安全相關,扣上大帽子,台灣的壓力會很大。」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232條款大衝擊!一次看懂232條款是什麼
半導體關稅來勢洶洶 專家:對美國是把雙面刃
台灣主力輸美產品在關稅豁免清單中 半導體、伺服器暫時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