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16:51 臺北時間

野豬驚見「鮮藍色的肉」!當局急調查緣由…多種動物恐中招「千萬別煮來吃」

mm-logo
時事
野豬驚見「鮮藍色的肉」!當局急調查緣由…多種動物恐中招「千萬別煮來吃」

蒙特雷郡(Monterey County)是加州野豬數量最多的地區,然而當地近日發生一起罕見案例,一名野生動物捕捉員剖開他抓到的一隻野豬時,發現野豬體內竟是鮮豔的藍色。經檢驗確認,這些野豬疑似誤食抗凝血滅鼠劑「敵鼠酮」(diphacinone),才會導致肌肉與脂肪變色,有關當局也呼籲,這類野豬體內可能殘留有毒物質,提醒民眾切勿食用。

加州驚現「藍肉野豬」!疑誤食滅鼠劑釀肉質變色

根據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報導,經營野生動物防治公司的丹伯頓(Dan Burton)2、3月間受農業公司委託捕捉闖入田地的野豬,沒想到當他剖開其中一隻豬時,發現野豬體內並非正常的血肉,而是色彩鮮艷的霓虹藍,趕緊將這一情況通報蒙特雷郡官員與加州魚類與野生動物局(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CDFW)。

CDFW研判,這些野豬可能誤食含「敵鼠酮」的滅鼠劑,或是間接捕食已中毒的小型動物,這類滅鼠劑通常應用於農地滅鼠上,為了便於識別才會添加藍色染料,但因其劑量原本就是針對小型鼠類設計,所以野豬吃下後並未立即死亡,只是長期攝入導致體內累積,最終造成肉質變色。涉事農業公司在得知檢測結果後已撤走農地上的滅鼠劑站點,以防更多野豬中毒。

野豬體內是鮮艷的藍色。圖/翻攝自X
野豬體內是鮮艷的藍色。圖/翻攝自X

專家警告:肉品恐含毒、烹煮無法去除

CDFW 農藥調查協調員萊恩(Ryan Bourbour)提醒,烹煮無法有效降低「敵鼠酮」濃度,若有野豬、鹿、熊或鵝等野生動物曾吃下滅鼠劑,則可能已受污染,而且並非所有受污染的動物體內都會呈現明顯藍色,顏色多寡實則取決於動物食用了多少。

雖然人體中毒通常需要多次累積,但少量攝入仍可能導致嗜睡、意識模糊等症狀,民眾剖開動物後若發現任何異常症狀,應立即通報CDFW,切勿將其煮熟食用。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半年19隻貓河中溺斃!這城市花350萬建「貓陷阱」 助動物上岸
土撥鼠搶當旅遊部落客?偷走運動相機還不夠...再偷車鑰匙 她用1物花3小時才找回
無尾熊受困隧道內獲救 「當事熊」現身受訪!萌樣融化網友
更新時間|2025.08.09 22: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