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新聞產業關注的《媒體議價法》6日在立院交通、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聯席會議進行審查,會中國民黨及民眾黨立委主張推動媒體議價制度,協助媒體分潤,但民進黨立委則憂心強制通過該法,可能引起平台反制,應暫緩立法。據《鏡報》獨家掌握,數位平台Meta心意已決,只要現行送出委員會的法案版本在立法院三讀通過,Meta可能就會比照加拿大,將台灣的新聞內容全數移除,意即台灣的使用者未來無法在平台上瀏覽新聞,相關新聞粉絲專頁也將面臨下架危機。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6日舉行聯席會議,審查《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法》等草案,經過近3小時討論,民眾黨籍召委林國成宣示各草案及法案名稱,全部章名條文含修正動議及附帶決議均以保留,送交朝野協商;民眾黨立委張啟楷則呼籲應盡快召集協商,力拚該會期結束前完成三讀。
不過會中有多名民進黨立委認為倉促立法會引起平台反彈。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表示,新聞媒體可以分潤的概念是好的,朝野立委也都有提案,但如何分潤在技術和立法上都還要再商榷,加拿大、澳洲通過媒體議價相關法案,強硬要求數位平台分潤,造成數位平台封鎖加拿大、澳洲的新聞,造成閱聽人、媒體及平台三輸局面。
據《鏡報》獨家掌握,Meta亞太區高層人士上個月曾赴立院拜會朝野立委,並表示平台對加拿大《線上新聞法》感到擔憂,該法迫使平台考慮是否繼續允許新聞媒體及用戶在平台上分享新聞內容,Meta高層也強調Meta從平台上分享的新聞內容中獲取不公平利益是場誤會。該高層認為,「相較之下,我們知道使用我們平台的人並非為了新聞而來」。

知情人士向《鏡報》透露,目前國民黨立委及民眾黨團的立法版本都強制要求數位平台與媒體議價,而對於現行法案版本,各家公司都無法接受。其中Meta心意已決,認為「Meta未主動擷取新聞內容或新聞內容的連結,供用戶閱讀」,一旦現行送出委員會的法案版本在立法院三讀通過,Meta為了法遵的義務,可能就會像在加拿大一樣,將台灣的新聞內容全數移除。意即台灣的使用者未來可能無法在平台上瀏覽新聞,相關新聞粉絲專頁也恐面臨下架危機。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受訪時直言,現在媒體分眾明確,有許多中小型媒體以關心環境、教育或親子為主,如果平台封殺後,中小型媒體會更難生存,多元的聲音也會跟著消失。
張雅琳坦言,根據DMA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統計報告顯示,2024年台灣數位廣告市場達636.83億元,數位平台為新聞帶來流量,同時也增加許多廣告收入,現在多數民眾會從臉書、IG、Threads等數位平台接收新聞,「如果流量消失,企業主也不會下廣告,媒體要怎麼活下來?」

此外,有知情人士擔心,Meta如果封鎖台灣用戶瀏覽台灣新聞內容,台灣用戶只剩下中國官媒發布的新聞可看,恐怕會成為兩岸資訊戰的破口。張雅琳解釋,大家都知道中國黨政軍長期控制媒體,如果華文世界未來只剩下中國的聲音,對台灣的民眾來說並非好事。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則說,如果今天Meta全面封鎖新聞內容,台灣人看不到台灣資訊,「我覺得這個結果是最糟糕的結果」,他相信政府、朝野立委、媒體產業,以及國外的數位平台,可以在協商階段發揮智慧,盡可能避免這個情況發生。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對戰Meta/澳洲、加拿大相繼碰壁 台灣《媒體議價法》闖關添變數
對戰Meta/數發部推「媒體分潤平台」解套 採勸募、訂閱機制遭朝野質疑
《媒體議價法》朝野無共識全案保留送黨團協商 白力拚本會期闖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