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07:00 臺北時間

從Vive Flow到Vive Eagle 宏達電四年後以AI重啟消費性產品能成功嗎?

mm-logo
時事
從Vive Flow到Vive Eagle 宏達電四年後以AI重啟消費性產品能成功嗎?

宏達電趕搭AI眼鏡熱潮、推出Vive Eagle,主打台灣製造,為全球第一款可以講台灣口音中文、也可以繁中語音操控的AI眼鏡,建議售價為15600元,即日起開放預購、9月1日上市,宏達電全球業務副總裁黃昭穎樂觀表示,它將是宏達電史上銷量最大的Vive裝置。然而,四年前輕薄型VR眼鏡Vive Flow上市時,他也發過類似的豪語,只可惜沒有實現,他對Vive Eagle的期許能否成真,有待觀察。

Meta與知名太陽眼鏡業者雷朋合作推出AI眼鏡,支援拍照、短片錄影、播放音樂、聽懂語音指令、接聽電話等多種功能,以AI眼鏡拍攝的內容甚至可以直接連接至臉書或IG直播,2024年銷量超過百萬副,啟發了包括小米在內的手機品牌業者。

宏達電則是這類眼鏡的最新的追隨者,Vive Eagle同樣可以拍照、錄短片、播放音樂、接聽電話、聽懂語音指令並動作等,還可以透過拍照方式提供即時翻譯、支援13種語言,重量跟Meta的差不多,但是,Vive Eagle電池續航比Meta長、待機時間為36小時,不像Meta的必須放在專屬眼鏡盒中才能充電、也沒有快充,Vive Eagle支援磁吸式快充,10分鐘就可充50%電力。

而在AI助理與隱私保護方面,Meta的AI助理只有自家的可以選,宏達電則提供ChatGPT與Google Gemini兩種選擇,另外,比起Meta一直都有隱私保護不夠的嫌疑,宏達電則號稱Vive Eagle所有資料都本地儲存與處理、軍規AES‑256加密、不上傳、不用於AI模型訓練,錄影時LED提示。

但是,Meta擁有價格優勢、心佔率與品牌知名度,Meta AI眼鏡的官網價格為329美元、379美元,比起宏達電Vive Eagle便宜,鏡架選擇也比宏達電豐富。

Vive Eagle預計9月1日正式在台灣開賣,宏達電有將這款產品導入亞洲與歐美市場的規劃,不過,黃昭穎沒有透露Vive Eagle的銷售量目標,僅表示這款產品更面向消費性市場,「肯定會是HTC有史以來賣得最好、銷量最大的Vive裝置。」

這不是宏達電第一次跨足面向消費性市場的穿戴裝置。宏達電在2021年曾推出VR裝置Flow,體積比起以商用、電競玩家為主的VR一體機輕巧許多,與Vive Eagle同樣是眼鏡造型,主打不論在哪裡都可以享受VR的沈浸式體驗,Flow當時同樣瞄準消費性市場,黃昭穎當時也發下類似的豪語,只可惜銷量不如預期,宏達電未推出第二代Flow。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宏達電第二季轉盈為虧 7月營收剩1.47億元創歷史新低
宏達電又預告新品 股價能否重演漲停戲碼下週一揭曉
宏達電宣布首度入選成為「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
更新時間|2025.08.15 10: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