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麻疹疫情再現群聚。疾管署今(29)日公布新增4起確診病例,其中1例為本土感染,與日前通報的境外個案有職場接觸史,目前已累計3人染疫並匡列460名接觸者,持續監測至5月14日。另3例境外移入均曾赴越南旅遊,返國後陸續發病,驗出感染麻疹。
新增的本土個案為北部20多歲男性,為日前境外確診女性的同事,兩人曾在相同空間工作並一同用餐。他在4月22日出現紅疹與喉嚨痛等症狀,翌日就醫採檢,4月24日確認感染麻疹。這起職場感染已經造成3人確診,為目前國內最大規模麻疹群聚之一,疾管署表示相關接觸者均已通知並進行健康監測。
另3名境外移入者包括南部20多歲男性,以及北部30多歲男性與女性,其中北部兩人為同行旅客。3人都在4月上旬前往越南旅遊,返國約10至12天後陸續出現症狀確診。疾管署指出,這些個案的旅遊史與潛伏期吻合,顯示越南當地仍具高度感染風險。
截至4月28日止,台灣今年已累計32例麻疹確診,其中12例為本土感染,20例為境外移入,全數來自越南,創下近6年同期新高。根據資料,越南今年麻疹疫情仍然嚴峻,自年初至4月底累積病例已逾8.1萬起,雖整體趨緩,但北部地區疫情仍持續上升,上週通報達3,900餘例。
除了越南,其他亞洲國家亦出現大量病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尼與吉爾吉斯,通報數介於2,500至2萬例不等。北美方面,美國截至4月24日已有30州合計884例,德州佔逾600例;加拿大7省則通報超過1,000例,主要集中於安大略。歐洲則以羅馬尼亞最嚴重,截至3月31日已累計近2,500例;非洲疫情也呈上升趨勢,摩洛哥今年通報病例數超過2萬例,為該洲之最。
疾管署指出,麻疹傳染力極高,潛伏期約7至18天,最長可達21天。提醒曾至麻疹疫區者返國後3週內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紅眼與出疹等症狀,應立刻戴口罩就醫,並向醫師詳述旅遊與接觸史。機場入境時也應主動通報並配合健康評估。
就診醫師應主動詢問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與疫苗接種紀錄,若懷疑感染麻疹,須於24小時內通報並採取適當感染控制措施。疾管署也呼籲,接觸者應進行18天自主健康管理,若出現疑似症狀,不可自行前往醫療院所,而應透過衛生單位安排就醫,避免進一步擴散。
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避免接觸孕婦、嬰幼兒與免疫力低者,外出務必配戴口罩。疾管署提醒家中如有滿1歲幼兒,應儘速完成MMR疫苗接種。若因必要因素須攜6個月以上、未滿1歲嬰兒前往疫區,建議出發前2至4週評估是否自費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更多接種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查詢,或撥打防疫專線1922洽詢。
延伸閱讀:
醫界怒轟刺胳針誤引數據 損我國公衛形象 衛福部:最快今日發函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