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四位台灣青年音樂家將肩負文化使命,前往英國展現所學音樂長才。他們不僅是音樂表現優異的青年,也是富瑜文教基金會推動國際藝術教育業務下的第一批實踐者。這項音樂人才培育工作,由富瑜文教基金會首度攜手英國「英倫群島音樂節」(British Isles Music Festival, 簡稱BIMF)合作,為台灣音樂人才培育,開啟邁向國際接軌的嶄新篇章。
BIMF為英國極具代表性的表演型音樂營之一,已有17年歷史,至今培育超過千名國際音樂新星。每年邀請全球25個以上國家的青年音樂家齊聚一堂,進行為期一周的密集課程、排練與超過120場的公開演出。課程包括大師獨奏班、室內樂合作,與謝爾本女子學校駐校鋼琴家專業合排等,並由來自英國及歐洲數十位頂尖音樂學院的教授和國際知名演奏家親自授課及指導。
富瑜文教基金會看見台灣青年音樂人才的潛力與企圖,特別與BIMF主辦方聯繫並設計獎助計畫,以公開徵選方式遴選台灣優秀青年進行國際交流。評選標準涵蓋技巧表現、藝術詮釋與整體台風,並由六位產學界資深評審組成評選小組。原訂錄取兩位學員,最終因眾多徵選者實力亮眼,基金會特別增額至四名,並獲得BIMF主辦單位的支持與認可。
富瑜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秀霞指出,音樂不只是表演的技巧,更是文化理解與自我認同的展現。這是一場不只是關於舞台的啟程,更是心靈與文化的歷練。富瑜期待讓青年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找到屬於他們的聲音,回來為台灣發聲。
此次參與徵選者競爭激烈,除來自國內各大音樂院校外,還包含留學於英、法、奧、美等國的台灣音樂學子。每位錄取者將獲得涵蓋旅費、食宿與課程費用總計新台幣七萬五千元補助。此外,未來,他們也將獲得優先參與基金會規劃和舉辦的各類音樂活動,並透過巡演、講座與跨領域合作,回饋所學,實踐文化交流的長遠目標。
這項計畫,富瑜文教基金會以系統性、永續性方式推動青年人才國際鏈結,進一步深化台灣在全球藝術版圖中的參與與影響力。
2025 英倫群島音樂節(BIMF)富瑜文教基金會錄取名單:
正取
孔馨妤
低音管Bassoon
臺北藝術大學
李俞臻
豎琴harp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
丁卉妤
中提琴Viola
台灣師範大學
馮 翎
雙簧管Oboe
奧地利格拉茲音樂學院
延伸閱讀:
中國傷心了! 大舉派各式戰機赴埃及軍演 它卻轉頭大買100架韓國FA-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