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19:03 臺北時間

獨/曾露疤痕鼓勵患者 暖醫送這段話催淚

mm-logo
時事

記者張雅筑/彰化報導

耳鼻喉科醫師張孝瑜曾為了鼓勵唇腭裂孩童和其媽媽,在查房時特別拉下口罩,露出疤痕對他們微笑。(圖/資料照)

▲耳鼻喉科醫師張孝瑜曾為了鼓勵唇腭裂孩童和其媽媽,在查房時特別拉下口罩,露出疤痕對他們微笑。(圖/資料照)

暖心長庚醫院耳鼻喉科總醫師張孝瑜,曾因一個舉動溫暖了一對母子,並帶給他們力量。那時的孝瑜跟著老師查房,發現眼前的小病人是唇腭裂孩子,坐在旁邊的媽媽神情非常擔憂,當大家準備離開病房,走在隊伍最尾端的他,悄悄拉下口罩對著小朋友和他媽媽微笑,原來孝瑜也是顱顏孩子!日前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在彰化舉辦義診活動,孝瑜二話不說答應參與,他特別在衛教分享的最後準備了一番話給顱顏患者父母,讓人聽了非常動容和激勵人心。

張孝瑜醫師曾接受過《三立新聞網》專訪,分享出生時是雙側唇腭裂的自己,如何從自卑到接受自己並坦然面對外界。孝瑜當時受訪時有段經歷特別讓人揪心,那就是不免被同儕閒言閒語甚至取笑說:「你長得好奇怪、好醜喔!」但即便遇到了這樣的委屈,孝瑜卻只能選擇往肚子裡吞和悶在心裡,因為貼心的他知道,說出來媽媽又會自責難過,若要有人傷心那不如就他一個人難過就好。小小年紀就如此細心懂事,讓人非常佩服又不捨。

孝瑜小時候曾有過自卑期,甚至好長一段時間刻意用鬍子擋住唇腭裂術後的疤痕。(資料照/受訪者提供)

▼▲孝瑜小時候曾有過自卑期,甚至好長一段時間刻意用鬍子擋住唇腭裂術後的疤痕。(資料照/受訪者提供)

孝瑜小時候曾有過自卑期,甚至好長一段時間刻意用鬍子擋住唇腭裂術後的疤痕。(資料照/受訪者提供)

到了青春期後更在意自己的外表,孝瑜自然地用各種方式掩飾或逃避唇腭裂,甚至有一段時間刻意用鬍子遮掩手術修補的痕跡,就是希望不要被發現。直到上了大學念了醫學系進入臨床學習,看過了醫院裡的生死百態等,孝瑜自覺,要成為一名稱職的醫師,那就要認同自己,所以他決定剃去鬍子,坦然面對「也是屬於自己的一部分的唇腭裂」,並慢慢從自卑的狀態走出來。

當時受訪時,孝瑜分享了一段讓人動容的暖舉。他說,有次大家正在進行例行查房工作時,他發現眼前的病人是個唇腭裂孩子,媽媽的眼神和表情都是愁眉苦臉非常擔心的樣子,「我那時候就沒有多想,只想說『我可以告訴他們不需要那麼擔心,手術後會變好的!』但又沒辦法說那麼多...所以我就拉下口罩露出我的疤痕這樣。」礙於當時仍在工作,走在隊伍最後面的孝瑜,特別停下幾秒拉下口罩對著孩子和媽媽露出微笑,這對母子倆瞬間感受到一股力量,知道自己傳遞到該傳遞的後,孝瑜隨即轉身跟著大家離開病房。

(上圖)孝瑜一直是個心思細膩又貼心的暖男醫師;(下圖)孝瑜曾參加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看見改變》展覽。(圖/資料照)

▼▲(上圖)孝瑜一直是個心思細膩又貼心的暖男醫師;(下圖)孝瑜曾參加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看見改變》展覽。(圖/資料照)

(上圖)孝瑜一直是個心思細膩又貼心的暖男醫師;(下圖)孝瑜曾參加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看見改變》展覽。(圖/資料照)

時隔1、2年,本身專業是耳鼻喉科的孝瑜,因自己小時候受到羅慧夫基金會很大的幫助,加上參加了《看見改變》的活動獲得很大的回饋,日前看到了基金會海外義診的展覽後,他多次告訴羅慧夫基金會公關黃柏儒,希望有機會自己也可以參與義診或將所學幫助基金會的孩子們。恰巧這個月中基金會在彰化舉辦義診活動,社工聯繫上孝瑜,他二話不說答應參與。孝瑜告訴記者,除了義診外還準備了中耳積水的衛教分享,本來自己很緊張,但上台後發現其實沒有想的那麼可怕,所以整體的表達都滿符合自己的預期。

孝瑜語重心長地說,談到義診,大家可能都會刻板印象覺得很可憐、問題家庭和聯想到弱勢等,但當天自己在現場感受到的是滿滿的愛與希望,其實現在的醫療環境非常的好,相關顱顏資訊在網路上也都可以查得到,所以家長不會是愁眉苦臉的,反而都是很開心地和自家孩子互動,小孩檢查下來也都沒有什麼問題。所以唇腭裂其實不是什麼可怕的疾病或事情,它是可以被接受和改變的。

首次參與義診的孝瑜非常謙虛,他說自己是來學習的,最重要的是,他感受到每個家長對孩子滿滿的愛和關心。(圖/黃柏儒提供)

▼▲首次參與義診的孝瑜非常謙虛,他說自己是來學習的,最重要的是,他感受到每個家長對孩子滿滿的愛和關心。(圖/黃柏儒提供)

首次參與義診的孝瑜非常謙虛,他說自己是來學習的,最重要的是,他感受到每個家長對孩子滿滿的愛和關心。(圖/黃柏儒提供)

深知每個顱顏患者家長多少對孩子還是有擔憂的部分,孝瑜以一個過來人的角色在衛教分享會最後,特別給了現場家長們和孩子們一段話:「請相信你們的孩子,請相信他/她有一天能夠不害怕他人的目光,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能夠帶給別人希望和溫暖。儘管過程可能很辛苦、儘管需要時間,但請相信他們。有了你們的愛與陪伴,他們的內心會比別人更強壯,謝謝你們!」孝瑜謙虛地說,自己得以站在各位眼前,不畏懼大家的眼光,用自己的專業分享,算是很普通的了,相信這些顱顏小朋友的未來更可期。

孝瑜衛教「中耳積水」,讓許多家長都上了一課。(圖/黃柏儒提供)

▲孝瑜衛教「中耳積水」,讓許多家長都上了一課。(圖/黃柏儒提供)

最讓人動容和佩服的是,孝瑜再三地強調,自己不是去義診的偉大醫師,而是去學習和幫忙的,「我反而很感謝基金會給我這個機會,甚至覺得很榮幸可以用自己的專業和所學去回饋,真正辛苦的還是基金會他們。」最後孝瑜也說,未來如果自己有了孩子,會很坦然地告訴小孩爸爸的嘴唇上疤痕的故事,還有衛教什麼是唇腭裂,「與其刻意掩飾不如坦然面對,這才是身為家長和父親該有的樣子,同時也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本來就生來與眾不同,這沒有不正常或不好,生命本來就有它獨一無二的價值。」

(上圖)雖然是顱顏家庭,但每個父母對孩子都非常正向,相信透過醫療可以獲得改變和更好;(下圖)孝瑜在衛教分享會的最後,特別準備一段話給現場的家長,希望能帶給他們一點力量和幫助。(圖/黃柏儒、張孝瑜提供)

▼▲(上圖)雖然是顱顏家庭,但每個父母對孩子都非常正向,相信透過醫療可以獲得改變和更好;(下圖)孝瑜在衛教分享會的最後,特別準備一段話給現場的家長,希望能帶給他們一點力量和幫助。(圖/黃柏儒、張孝瑜提供)

(上圖)雖然是顱顏家庭,但每個父母對孩子都非常正向,相信透過醫療可以獲得改變和更好;(下圖)孝瑜在衛教分享會的最後,特別準備一段話給現場的家長,希望能帶給他們一點力量和幫助。(圖/黃柏儒、張孝瑜提供)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獨家/「最怕我比媳婦先走…」照顧臥床病媳14年 90歲婆婆讓人敬佩
獨家/夫病逝幼教師低收養3兒…車禍奪2子命 肇事者嗆:有善款幹嘛我賠
女童臉裂乒乓球洞 台灣醫暖幫她縫起來了!媽媽忍淚:謝謝台灣送的禮物
獨家/「魔鬼來了,快逃!」3歲男童留長髮 母落淚:我只能這樣保護他

更新時間|2025.04.24 19: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