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00:00 臺北時間

美企揭「美國製造」殘酷真相:滅頂之災

mm-logo
時事

國際中心/王文承報導

梅爾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品質相同、價格翻倍的情況下,觀察消費者會選擇購買「美國製造」還是「中國製造」的產品,結果出乎意料,令人跌破眼鏡。(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梅爾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品質相同、價格翻倍的情況下,觀察消費者會選擇購買「美國製造」還是「中國製造」的產品,結果出乎意料,令人跌破眼鏡。(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美國總統川普拋出關稅核彈,試圖逼迫製造業回到美國,而不少支持者揚言願意花更多錢來支持「美國製造」。然而,美國一家公司進行的一項實驗結果卻出乎意料,在同樣的品質、價格翻倍的情況下,消費者在「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之間的選擇,令人跌破眼鏡。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知名蓮蓬頭品牌《Afina》的老闆梅爾(Ramon van Meer)在自家網路商店設計了一項商業實驗,測試美國民眾是否為昂貴的「美國製造」產品買單。

他找到1家總部位於美國供應商生產同款的蓮蓬頭,由於生產成本比中國製造時高出3倍,為維持合理利潤,這款美國蓮蓬頭售價提升至239美元(約新台幣7761元);相比之下,中國製造則是129美元(約新台幣4189),價格近乎翻倍。

梅爾在產品頁面上同時列出這兩個選項,並清楚標示來源地,讓消費者自行選擇。他也特別說明,兩款產品在品質上完全相同,唯一差別就是製造地不同。

實驗吸引了超過2.5萬名美國消費者瀏覽該商品頁面,最終有584人完成了付款,但令人驚訝的是,所有人都選擇了中國製的版本,雖有24名消費者曾經將美國製造加入購物車,但最終沒有一人真正下單購買。

梅爾坦言,儘管原本對結果不抱太大期望,當看到「美國製造」版本銷量掛零時,仍感到震驚。他一度懷疑是否是系統數據出錯,經過多次反覆檢查,最終確認後,沒有人願意多付錢購買非「中國製造」的版本。

梅爾在社群平台《X》(前身為 Twitter)分享這項實驗結果時表示,即使希望將製造業帶回美國,面對高昂的成本,美國消費者仍不願意為「美國製造」買單,而面臨這種困境的絕不只有他們一家企業。

梅爾坦言:「問題不在於消費者,也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美國整體經濟出了問題。」他指出,那些主張重建美國製造業的政策制定者與專家,首先必須正視一個現實:若美國真想重振製造業,讓像他這樣的小品牌也能依靠美國本土生產生存,就必須採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包括建立完整的供應鏈、推動生產自動化,並激勵消費者支持本土產品。

談及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梅爾毫不掩飾地批評「糟糕透頂」,直言這樣的政策對許多小企業而言,簡直就是一場「滅頂之災」。他最後強調,理想主義終究無法戰勝現實中消費者所看到的價格標籤。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報稅必知】網路報稅瘋傳這招 步驟曝光!省時又可免跑一趟
日本米價太扯 台灣米搶進高價市場!農業部證實了
開盤/站穩2萬第3日 台股小跌42點!台積電900關卡震盪
財富自由?一個月被動收入14萬 37歲男喊想退休 投資技巧曝光

更新時間|2025.05.01 00: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