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企業避險提前拉貨效應,使美國3月貿易赤字創歷史新高。(圖/翻攝自馬士基官網)
由於企業趕在總統川普發動全球貿易戰前大量進口商品,美國3月貿易赤字擴大至歷史新高,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受企業搶在川普政府新一波關稅政策生效前大量進口影響,2025年3月美國貿易赤字暴增至1,405億美元,簽署的貿易合同數量也降至COVID-19與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準。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因此陷入負成長,年化季減率為 -0.3%,為三年來首次出現萎縮。
美國商務部週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企業為了趕在關稅生效前完成進口,3月自墨西哥、越南等十個國家的進口額創下歷史新高;但來自中國的進口則降至五年來最低,主因是川普將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高達145%。
路透社報導引述FWDBONDS首席經濟學家Christopher Rupkey指出:「企業顯然正在竭盡所能因應這場前所未見的變局,但最糟的狀況還在後頭,因為關稅徵收實際上是從4月2日之後才全面啟動。」「目前川普政府尚未對外公布任何新貿易協定,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壓抑企業投資與消費信心。」
數據顯示,3月美國進口總額攀升至4,190億美元,年增4.4%;其中商品進口達3,46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消費品項目中,以來自愛爾蘭的藥品為主的進口金額增加了225億美元,資本財如電腦配件與汽車進口也同步成長。不過,工業用品進口反而出現減幅,金屬製品與非貨幣性黃金分別減少103億與18億美元。
這股進口搶購潮推升GDP中的進口扣除項目,成為第一季經濟萎縮的主因。雖然私人內需仍穩健成長,BEA指出第一季的最終銷售增幅達3.0%,但對外依賴程度高的部門,如貿易與工業供應鏈,正面臨全球供應重組的衝擊。
市場傳出來自中國的貨櫃量大幅下滑。雖然美國與大多數貿易夥伴之間的互徵關稅在90天內暫停,但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已於4月初生效,進一步引爆與北京的貿易戰。經濟學家預估,企業的搶進口行為可能持續至4月。
經濟學者觀察,自2024年12月期中選舉後至2025年3月,美國資金流向海外金銀等避險資產,規模高達925億美元,反映市場對美國政策走向與美元資產穩定性的疑慮。波士頓學院教授Brian Bethune警告:「這類將稀缺的國內儲蓄資源,停放於無生產性、無收益的資產上,對美元長期價值恐構成負面效應。」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快檢查!不是炎黃子孫? 這四個姓代表你可能戰神後代
. 盤前/匯率影響 國泰金評價報告出爐
. 台幣強升/近期想入場台股 2大隱憂你必看
. 盤前/不是食品股! 不受關稅匯率雙摧殘台股4大金剛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