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心/李宜樺報導
▲美國白宮公布AI行動計劃,由總統川普領銜主導,全面鬆綁監管、扶植科技巨頭搶攻全球。(圖/翻攝自IG @realdonaldtrump)
美國AI霸權路線正式成形!美東時間24日凌晨,白宮正式發布《美國AI行動計劃》(The U.S. AI Action Plan),由總統川普拍板、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領銜,誓言要將美國打造為「毫無爭議的全球AI領導者」,不只全面鬆綁監管,更重金打造AI基礎建設,點名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讓OpenAI、微軟、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頭直接受惠,成為行動計劃中的最大贏家。
這份長達數十頁的AI戰略文件,共由三大支柱構成:加速AI創新、構建AI基礎設施、主導國際AI安全與外交,涵蓋90多項政策行動與行政命令。與以往不同的是,川普這回不只要做「科技鬥士」,更要從法律、能源、半導體、開源社群、甚至外交出擊,搶下AI產業鏈主導地位。
撤拜登AI管制 打開創新活水閘門
行動計劃第一支柱便是「加速AI創新」,其核心策略包括:撤銷拜登政府任內所有與AI相關的繁重監管命令,指示各聯邦機關全面清理阻礙AI研發的舊規範,並直接邀請企業和大眾提報法規障礙清單。這意味著,AI開發者將享有前所未見的制度鬆綁與自由。
白宮科技政策辦主任Michael Kratsios指出,美國私部門必須「掙脫官僚主義枷鎖」,才能在AI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而行政命令將授權管理與預算辦公室(OMB)和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等機構,逐項廢止過時限制。他還強調,「AI發展初期絕對不能被官僚思維扼殺」。
同時,行動計劃亦提出「AI創新友善指標」,未來聯邦政府將依據各州對AI創新的支持度,作為資金分配參考,避免將補助撒在監管保守的地區。這對於OpenAI、微軟、亞馬遜、Meta等在多州布局的科技公司無疑是重大利多。
▲川普最新公布的AI行動計劃激勵OpenAI、微軟、亞馬遜、Meta與NVIDIA等企業成政策最大紅利族群,股價可望全線走高。(圖/翻攝自白宮副幕僚長史卡維諾Dan Scavino X平台)
開源權重模型 列為戰略資產
另一亮點是川普政府首度將「開源與開放權重模型」列為AI發展戰略核心。白宮強調,這些模型具備靈活、可控、安全的優勢,可減少對封閉平台的依賴,幫助初創企業更容易取得AI能力,並促進學術界進行公平的技術實驗。
為此,聯邦政府將推動多項配套,包括:擴大國家AI研究資源試點、提供開放模型培訓資金、簡化初創企業取得大型算力的合約機制、建立專屬模型數據倉儲。
這一政策不僅替以開源為核心的企業如Meta、Stability AI開啟綠燈,也可能對OpenAI這類半封閉式平台形成結構性競爭壓力。
打造AI專屬能源 硬體建設網絡
AI模型不只需要數據與演算法,更需要巨量算力支援。《行動計劃》第二支柱明確指向AI基礎設施,包含晶片製造、資料中心與能源網絡的建設。
白宮宣示,將透過設立「環境排除條款」、擴大FAST-41審查簡化程序、修訂《清潔水法》《清潔空氣法》,讓AI用數據中心與晶圓廠可加速核准動工。並開放聯邦土地作為資料中心與發電廠使用,以擴大產能。
在能源方面,計劃三階段改革美國電網:先穩定、再優化、最後擴容。將加強輸電線路容量、保護可調度能源、推動地熱與核融合發電,為AI大模型的龐大電力需求提前布局。
美國要領導AI 全球外交規則
第三支柱為國際外交與國安戰略。川普政府將推動AI技術標準輸出,組建「AI自由陣營」聯盟,推動美系模型與硬體成為全球預設。
商務部將整合外交、貿易與軍事資源,建立AI輸出控制機制。國務院與CIA、五角大樓等機構,則將建立AI風險監測與防滲透機制,防止高階模型被敵對國家或恐怖組織用於資安攻擊、核武研發等敏感用途。
國安顧問Marco Rubio更直言:「AI是新的全球秩序關鍵,美國若不領先,將失去21世紀的話語權。」他點名半導體設備的子系統控制是當前出口政策最大破口,將由商務部主導修補。
AI企業全線飆紅 OpenAI、微軟、亞馬遜站穩第一波紅利潮
白宮AI行動一出,市場立即反應。微軟與亞馬遜的雲端基礎建設受惠最深,OpenAI作為ChatGPT核心平台,再次確立其國家級AI旗艦地位。
此外,掌握晶片供應鏈的輝達(NVIDIA)、博通(Broadcom)亦被視為政策紅利重點受益者。分析師指出,若川普成功連任,這份AI計劃不僅將全面主導美國科技發展路線,也可能推動AI成為未來10年全球科技新冷戰的主軸。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94歲生日揭密 這9招長壽習慣太驚人
. 週末戰士vs規律運動?研究揭「驚人發現」:它更能保命
. 台新新光壽險雙雄宣布合體!確定更名為「新光人壽」 員工全數留用
. 特斯拉Q2財報崩 銷量創10年最大跌幅!加這變數 馬斯克:未來會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