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鄭羽芳/綜合報導
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通訊韌性越來越重要的情勢下,各國太空科技如今快速發展。根據《經濟學人》27日報導,美國太空司令部積極強化衛星軍備部署,模擬衛星對衛星作戰。與此同時,日本汽車大廠本田(Honda)成功測試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搶攻小型衛星發射市場,官方與民間的並進,揭示全球進入新一波太空競爭。
▲美國目前正在發展的金穹導彈防禦系統。(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星際大戰成真? 美軍演練衛星對衛星交戰
美國太空司令部(U.S. Space Command)去年年底順利完成一場演習,兩枚由美國與法國各自發射的軍用衛星,在一顆敵方衛星周遭近距操作(Rendezvous and Proximity Operations,RPO),成功對其進行檢查。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懷廷(Stephen Whiting)將軍指出:「我們既能操控彼此附近的衛星,也能接近他國衛星,展現出我們具備共同作戰的能力。」
此舉揭示美方太空政策的發展方向。太空司令部自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19年任內重建以來,歷經多年籌備,如今準備就緒,也代表美國已具備一個專注於太空作戰的部門。
▲美國太空司令部LOGO。(圖/翻攝自美國太空司令部官網)
中俄太空作戰力提高 威脅遽增促美戰略發展
美方之所以積極投入研發太空軍事能力,有兩項因素。首先,美軍對衛星的依賴程度不斷攀升,有官員透露,6月對伊朗的軍事打擊之所以能成功,絕大部分仰賴太空科技。其次則是國際間潛在的威脅遽增,依據《經濟學人》27日報導,自2015年以來,中國的衛星發射活動增加了7倍;此外,人民解放軍已掌握在軌道上進行電子作戰的能力,技術水準超越俄羅斯。
美國官員警告,中國、俄羅斯與印度分別於2007年、2021年及2022年測試了破壞性反衛星武器,能順利將敵方的衛星摧毀,使其失去通訊能力;俄國更被指控正在開發能摧毀數千顆低地球軌道(Low Earth Orbit,LEO)衛星的核武。面對此類威脅,懷廷將軍明確表示:「現在是時候明確提出,我們需要太空火力,我們需要武器系統。」
AI衛星成防衛隊 自動防禦並保護太空資產
目前,美國正在發展金穹導彈防禦系統(Golden Dome),能在敵軍發射初期便將飛彈摧毀。美國太空部隊不只擬定軍事戰略計畫,更強調科技層面的革新。有些間諜衛星可能會偽裝成太空垃圾,潛伏接近後對目標進行攻擊,懷廷將軍表示,他希望衛星在未來可內建人工智慧,運作時主動偵測並避開具敵意的物體,實現自動防禦。
▲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懷廷將軍。(圖/翻攝自美國太空司令部官網)
太空部隊少校克里斯多福(Christopher Huynh)指出,AI系統可協助軍方研發出「防禦衛星」,保護軌道上的重要財產。強國間的軍事較勁已經從地表延伸至太空,單純的導彈互射之外,更牽涉人工智慧的技術對決。
本田進軍太空 小型火箭搶佔衛星市場
各國政府紛紛將觸角延伸至太空之際,民間企業也嗅到商機。汽車製造商本田(Honda)近期於北海道大樹町成功研發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根據《ESG Times》報導,此舉展現本田布局太空科技的企圖,並透過可回收、降低生產成本的優勢,進軍小型衛星發射市場。
本田執行長三部敏宏表示:「從摩托車、汽車到飛機和火箭,本田追求的始終是移動自由。太空是人類行動的終極疆界。」太空成為各國軍事工業革新、實踐抱負的場所,卻產生諸如太空垃圾等未解決的議題,於是,本田著手開發潔淨燃料火箭引擎,並探索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太空應用。環境政策主管中村隆夫指出:「我們將地球永續理念延伸至太空探索,這既是技術挑戰,也是責任。」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川普:哈瑪斯無意釋放人質 以色列須決定下一步
. 德國火車「3國交界處」出軌 車上百人至少3死、多人受傷
. 中國打壓無效!尼布恩合唱團日本合唱大賽奪金 興奮狂比胸前劃框手勢
. 最後期限將至!美商務部長立場堅定:8/1開徵對等關稅不會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