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22:29 臺北時間

6大類食材藏黃麴毒素 保存撇步一次看

mm-logo
時事

記者岩祐安、粘菀瑄/台北報導

不只花生醬,其實穀物、豆類,甚至咖啡,其實都是黃麴毒物產生的汙染區,尤其台灣溫度濕度高,保存不當就可能使黃麴毒素悄悄生成,醫師也提醒,黃麴毒素是肝病類的元凶之一,想要避免,平時就應該定期檢查食物狀態,並控制好溫度濕度,才能避免毒物吃下肚。

堅果、豆類還有咖啡,市面上常常見到的乾糧類食品,你都怎麼保存。

放冰箱還是放常溫,一個步驟沒做對就可能出現大NG!知名花生醬近日驗出肝病元凶之一黃麴毒素,不只有花生、穀類、咖啡、豆類、中藥材等等,通通都是黃麴毒素可能的污染區。

毒物科醫師何揚:「(黃麴毒素)比較容易在一些比較潮濕、比較溫熱的地方產生,就算用非常高溫也沒辦法把它清除掉,通常至少要加熱到300℃以上。」

由於台灣天氣處在亞熱帶,讓生長環境在溫度25-30度,相對濕度百分之80以上的黃麴毒素,有機可趁。

醫師建議保存有撇步,民眾應定期檢查食物狀態,並放置在密封容器避免空氣跑入,濕度也應控制在百分之50以下,溫度則是在20到25度,低溫乾燥環境能夠抑制黃麴毒素生長。

毒物科醫師何揚:「除了購買的時候要選擇包裝是比較完整,裡面肉眼看到沒有發霉,另外選擇製造日期比較接近的,特別就是開封之後要盡快把它吃完。有發霉即使部分發霉,剩下的地方也不要因為可惜就去吃沒有發霉的地方。」

黃麴毒素無色無味,甚至會傳染隔壁食物,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汙染。民眾保存食物要注意,才不會開心品嘗美食卻意外落得一身病。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吃家常菜「肚痛+發燒」險敗血症 醫示警:1情況別下廚
家中潛藏一級致癌物!「4大毒源」曝光 廚房也中招
綠豆湯消暑又排毒!中醫師推薦「3種加料法」:勝過千金藥方
看似健康卻傷身!「5食物」是血糖炸彈 全麥吐司也上榜

更新時間|2025.07.29 04: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