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編輯藍子瑄/台北報導
▲中國廣東屈公病疫情急升,台灣疾管署昨(4)日火速將旅遊警示拉高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前往當地務必防蚊、防病上身。(示意圖/PIXABAY)
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疫情急速升溫,台灣疾病管制署昨(4)日火速將當地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由第一級「注意」(Watch)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呼籲近期計畫前往廣東的民眾務必落實防蚊措施。專家提醒,屈公病雖不易致死,但恐引發長期關節痛與疲倦感,尤其年長者、新生兒或慢性病患者為高風險族群,更要提高警覺。
據悉,屈公病近期在大陸廣東、印尼、菲律賓等地持續升溫,廣東光是7月底一週就新增近3千例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7月22日已針對屈公病疫情發出全球警告,呼籲各國加強防治。而在中國佛山市爆發疫情後,鄰近的香港、澳門也陸續出現確診個案,顯示疫情正持續擴散。台灣疾管署已於7月下旬先將廣東省列為第一級注意,未料不到半個月時間,疫情擴大再升級警戒。
疾管署說明,屈公病的傳染方式與登革熱相似,皆由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咬感染,包括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潛伏期約2至12天,典型症狀為突發性高燒、關節痛、頭痛、肌肉痠痛、疲倦、噁心與皮疹等,病程約持續3至7天。
不過與登革熱不同,屈公病有「關節痛到無法走路」的後遺症,部分患者症狀會拖延數週甚至數月,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雖然致死率不高,但對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以及慢性病患者而言,仍存在併發重症的風險。
疾管署提醒,計畫前往中國廣東等屈公病流行地區的民眾,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核可的防蚊液(成分如DEET、派卡瑞丁、IR3535等),降低被叮咬風險。返台入境時如出現發燒或身體不適,應主動告知檢疫人員;返國後若出現疑似症狀,務必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與群聚史(TOCC),以利醫療單位通報診斷。
疾管署強調,目前尚無屈公病疫苗,唯有落實防蚊與早期警覺,才能有效降低感染與傳播風險。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戀愛天菜星座出列!「3星座」告白好時機 巨蟹、天蠍心累情緒卡關
. 法律碩士+反洗錢師竟「慘賠3200萬」!她30年銀行資歷也難逃LINE詐團
. 婚禮變命案!76歲翁尾隨開槍爆頭媳婦 竟因「這件事」記恨在心
. 88節送健康!「這縣市」免費健檢還送餐點 每日30名限額守護長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