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隨著年齡增長,如何面對生活的改變,也是邁入晚年的重要課題。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老年醫學醫師萊比錫(Dr. Rosanne Leipzig)提到,血壓、膽固醇、血糖或體重等數據是健康指標,不過個人心態也是決定晚年是否健康、快樂的關鍵,當感覺愉悅與生活有意義,有助於延長壽命,她分享每天必做6件事情,晚年更快樂、活更久。
74歲的萊比錫專門照顧高齡患者,照護時間長達40年,病患大多都在80歲以上,近日她在《CNBC》指出,老化是一個過程,如何面對人生的變化,決定是否感到快樂、充實,對此她歸納出自己每天必做的6件事情,有助於感覺愉快,甚至達到延壽作用。
1、活動身體
萊比錫每天進行瑜珈伸展動作「拜日式」,一種用於向太陽致敬的練習,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另外,她近期開始與教練一起訓練,每週前往健身房數次。令人驚訝的是,幾個月後她感覺變得更有力氣、專注力集中、平衡感更好,睡眠也變得安穩。
2、活化大腦
每天早上玩報紙上的填字遊戲,有助於喚醒大腦,思緒更清醒,也能回憶起平時少用的單字。
3、接觸大自然
萊比錫只要有空就會待在室外,尤其是天氣好的時候,曬太陽有助於改善心情與睡眠品質,即使有時提不起勁出門,也會待在家裡的陽台,或到附近的公園散步。
4、參與社區活動
萊比錫積極參與教會的合唱團,同時投入各種志工服務,協助學生照護失智症患者,透過這些活動,她認識不同年齡層的人,也建立了友誼。
5、使用輔具提升生活品質
萊比錫提到,不少患者拒絕使用助聽器,害怕看起來「很老」,但若無法與人對話,退化速度反而更快。而她在60多歲時就開始戴助聽器,不只聽得更清楚,也變得更有精神,能夠理解別人在說什麼。
6、互相依靠
隨著年紀增長,過度依賴他人會讓人覺得失去主導權,不過互相依靠的用意,其實是使人更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使用助聽器、拐杖或接受協助,幫助提升居家養老的品質。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不是老化!肩頸痛害血壓狂飆 醫揭密:中風風險增27%
. 冬天「喝1飲品」醫大推!助暖身、促進代謝 還能穩定血糖
. 54歲男血糖狂飆險亡!做錯1事害「血像檸檬汁」 醫:死亡率達20%
. 「3超級食物」助消化、降發炎!營養師揭密:味噌滾5分鐘=好菌死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