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食藥署首度檢出一批澳洲進口冷凍豬腳,含有0.001ppm萊克多巴胺,雖然並未超標,但仍造成民眾恐慌。今(5)日食藥署召開記者會說明,表示從110年進行邊境豬肉及豬雜查驗至今,僅這次驗出一批含有萊劑之豬雜,均無不合格,未來也將維持一般抽批查驗,但依保護原則,未超標的萊豬「不會主動公布業者和產地流向」。
據食藥署公布之統計,110年1月1日至114年4月30日,邊境報驗豬肉及豬雜碎共計2萬5466批,其中檢出萊克多巴胺計1批,但超標不合格為0。另在進口牛部分,101年9月11日至114年4月30日邊境報驗牛肉及牛雜碎共計24萬9609批,檢出萊克多巴胺2493批,其中,超標不合格為6批,均退運銷毀。

而在後市場端,自110年至114年4月,抽驗6141件進口牛及國產牛是否含有萊克多巴胺,僅有1件「美國冷凍牛腱」檢出0.02ppm不合格,已依法處辦。另外在進口豬和國產豬部分,共抽驗1萬8501件,均符合規定。

食藥署署長姜至剛說,這回雖然檢出進口澳洲冷凍豬腳含有萊劑,但仍在容許標準,未來不論是進口豬還是牛,仍維持一般抽批查驗,約2%到10%。至於民眾擔心吃到萊豬或是萊牛,希望未超標也能公布,姜至剛回應,目前政府依法行政,必須依照保護原則,因此要是未超標的產品,都不會主動公布業者和產地流向,同樣尊重市場及廠商的機制,必須在產品上適當標示。

至於這次檢出含有萊劑冷凍豬腳廠商,品田國際農畜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將再自行將產品送往多方檢驗,由多方檢驗報告確實數據。對此姜至剛回應,食藥署這次檢驗也是經過多次確認,但對於業者作法,還是尊重。食藥署強調,目前國內針對進口牛、豬,都一體適用相關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辦法,合格放行的,都是在科學分析下,殘留容許量可接受風險。
據食藥署公布之統計,110年1月1日至114年4月30日,邊境報驗豬肉及豬雜碎共計2萬5466批,其中檢出萊克多巴胺計1批,但超標不合格為0。另在進口牛部分,101年9月11日至114年4月30日邊境報驗牛肉及牛雜碎共計24萬9609批,檢出萊克多巴胺2493批,其中,超標不合格為6批,均退運銷毀。

而在後市場端,自110年至114年4月,抽驗6141件進口牛及國產牛是否含有萊克多巴胺,僅有1件「美國冷凍牛腱」檢出0.02ppm不合格,已依法處辦。另外在進口豬和國產豬部分,共抽驗1萬8501件,均符合規定。

食藥署署長姜至剛說,這回雖然檢出進口澳洲冷凍豬腳含有萊劑,但仍在容許標準,未來不論是進口豬還是牛,仍維持一般抽批查驗,約2%到10%。至於民眾擔心吃到萊豬或是萊牛,希望未超標也能公布,姜至剛回應,目前政府依法行政,必須依照保護原則,因此要是未超標的產品,都不會主動公布業者和產地流向,同樣尊重市場及廠商的機制,必須在產品上適當標示。

至於這次檢出含有萊劑冷凍豬腳廠商,品田國際農畜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將再自行將產品送往多方檢驗,由多方檢驗報告確實數據。對此姜至剛回應,食藥署這次檢驗也是經過多次確認,但對於業者作法,還是尊重。食藥署強調,目前國內針對進口牛、豬,都一體適用相關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辦法,合格放行的,都是在科學分析下,殘留容許量可接受風險。
延伸閱讀:
澳洲22.99公噸豬雜「成首批輸台萊豬」 專家憂進口商試水溫ing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