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去年就在Computex演講提及,公司正在開發AI加速器所需的ASIC晶片,使用的是先進的3奈米製程,18個月內還將投入2奈米製程,以及使用ARM平台來設計,公司甚至預期,2028年ASIC年市場規模上看450億美元,也是公司未來一大成長動能。
據了解,為了不讓輝達GPU壟斷,受到牽制,雲端巨擘正積極往自研ASIC晶片開發,包括Google的TPU,AWS的Trainium,微軟的Maia、Cobalt,以及Meta的MTIA,都紛紛找上晶片設計合作業者,除了博通(Broadcom),麥威爾(Marvell),聯發科也是熱門傳聞人選。
7日法說會上,法人詢問DeepSeek的推出對高算力的資料中心建置帶來何種影響?同時關心是否衝擊ASIC市場?
對此,蔡力行除了重申,DeepSeek不只會加速AI普及至用戶端,還將繼續推動datacenter的算力需求,隨著AI應用越來越多元且專業,ASIC因為可以根據特定任務需求客製,仍然長期看好,不過,目前仍維持450億美元的看法,暫時沒有打算更新調整此一預測。
「我們(聯發科)是少數有能力投資先進製程的IC設計公司,如此才讓與客戶一起推進最先進的技術。」為了切入ASIC,蔡力行最後強調,公司除了邊緣AI有整合CPU、GPU與NPU的單晶片系統開發能力;在雲端AI部分,公司也擁有上至224G的優異SerDes IP組合,因此才能與Tier 1供應商建立強固的策略夥伴關係,目前除了提供2奈米與3奈米製程,也能針對CoWoS 2.5D與3D先進封裝技術一起與客戶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