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技正邱俊達說明,昨晚多起地震主因,是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相對運動所致,不排除未來3天還會有規模5至5.5的餘震發生。
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則認為,昨晚地震可能與剛發生不久的南極德雷克海峽強震有關。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郭鎧紋指出,全球板塊相互牽動,能量波動會隨時間傳遞,依過往經驗來看,地球某處發生規模7以上強震後,全球板塊會因地震波傳遞進入「震動模式」。
郭鎧紋舉例,今年初青藏高原南部發生規模7.1強震,兩週後嘉義大埔鄉就發生規模6.4地震;緬甸3月底發生規模7.7強震後,宜蘭等地也有規模5.8地震。上述案例除了台灣,世界各地在這段時間同樣較頻繁出現規模5左右的地震。而近期較大的地震,就是3日才發生的德雷克海峽7.4強震,按照過去經驗推測,民眾應留意接下來幾週可能發生的地震。